跳到主要內容
:::

我國科學園區111年度維持穩定成長

 

國科會三大科學園區於3月13日召開「科學園區111年營運記者會」,受惠於後疫情時代消費反彈、AIoT、5G及HPC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持續驅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等因素帶動下,園區111年營業額為4兆2,664億元,較110年增加5,483億元,成長14.75%;貿易總額達4兆8,067億元,較110年成長25.72%;就業人數也增加到32萬3,113人,較110年成長7.09%。


科學園區111年營業額4兆2,664.41億元,其中竹科1兆6,132.55億元,成長1.59%;中科1兆1,698.11億元,成長13.00%;南科1兆4,833.74億元,成長35.48%。111年在俄烏戰爭、中國封城及通貨膨脹等全球動盪的氛圍中,科學園區仍穩定發揮半導體產業聚落效應,涵蓋上、中、下游廠商營運動能強勁,除對國內GDP成長有所貢獻外,更鞏固臺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扮演不可或缺的地位。


以六大產業分析111年營業額,高效能運算(包含CPU、GPU、AI晶片)及車用電子等需求帶動,先進製程及傳統特殊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在相對高檔,積體電路產業成長22.62%。因歐美市場需求成長及產品價格上漲,建置資料中心及遠距網路傳輸需求增加,電腦及周邊產業成長30.20%。緣於雲端需求持續成長,隨著缺料問題改善,車用電子出貨逐漸順暢,通訊產業成長25.21%;由於全球製造業下游應用市場需求回溫帶動產品價格上漲,以及全球半導體產業擴廠效應,精密機械產業成長10.45%;受惠醫療器材外銷訂單成長,加上全球防疫篩檢帶動相關檢測廠商營收持續成長,惟醫療面板因受景氣循環影響,生物技術產業成長0.84%。另光電產業則較111年衰退24.89%,主要是因109至110年在宅經濟、遠距商機等需求強勁帶動下,基期墊高,111年則因需求下降導致面板價格下跌等影響,市場需求疲軟,終端品牌持續進行庫存調節,營業額較110年衰退。


園區整體出口額達2兆7,850億元,成長2.72%,顯示科學園區在疫情及各國追求製造業在地化的挑戰下,仍維持穩定出口量。另進口額大幅成長,主要係因園區廠商持續建廠擴產,購置國外精密機械設備增加所致,整體進口額為2兆217億元,成長81.81%。


展望112年,仍有全球通膨、俄烏戰爭未解、及美中科技戰再起等變數,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前景疑慮,國際主要預測機構皆認為今年全球經貿成長速度較111年放緩,進一步影響臺灣進出口與投資表現。參酌園區111年營業額成長率、各大研究機構預測經濟成長率及主要產業半導體之預估成長率,並考量112年政經情勢等不確定因素仍多,預估112年園區整體表現與111年持平或微幅成長。


未來在科技與環境共榮發展的目標下,積極導入永續與精緻化思維,科學園區將作為產業數位轉型及研發創新的樞紐,成為全球典範的精緻多元、優生活、節能永續科學園區,布局軟硬整合與節能永續之高附加價值產業,園區和在地產業、社會共存共榮,打造友善全球人才移居環境,也成為淨零碳排的示範園區。

 

合影左起為產學處涂君怡副處長、南科蘇振綱局長、國科會陳宗權副主委、國科會吳政忠主委、竹科王永壯局長及中科許茂新局長

左起依序為產學處涂君怡副處長、南科蘇振綱局長、國科會陳宗權副主委、國科會吳政忠主委、竹科王永壯局長及中科許茂新局長。

 

 

更新日期 :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