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訪客人次:1140688
:::
:::

駐法科技組拜訪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NR)及羅馬大學

駐法國科技組3月13日赴義大利進行兼轄國業務訪問,此行拜訪國科會雙邊協議合作機構-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NR)進行雙邊工作會議,以及羅馬大學教授暨義大利沿海海域地質災害研究計畫(MaGIC)總協調人Francesco CHIOCCI,瞭解該計畫推動始末,以及該計畫集全國數機構之力,合作繪製之國家海洋地質圖所帶來貢獻。

 

我國正加速推動淨零排放布局,積極推動開發離岸風電、海洋能和研究二氧化碳海域封存等相關議題。因此,深入瞭解我國周圍海域之地質構造,才能對於相關危害進行預防和保護。C教授為海洋地質和地物領域世界知名研究人員,曾主持兩個重要國際重要海洋計畫(IGCP-526, 2007-2012; and IGCP-464 (2001-2005),該計畫包含來自30個國家、200多個來自各個國家研究人員,並擔任三個歐盟海洋調查航次首席科學家,亦為多個國際海洋機構科學委員會委員。渠表示,該計畫開始於2007年,並在2013年結束。其起因係2002年義大利南部斯特龍博利島,因沿海發生山體滑坡引發巨大海嘯造成災情後,義國政府即著手研議,後續並召集專家群,分析研究並繪製該國沿海海洋地質圖,藉由分析瞭解周遭海洋地質構造,可在一定程度上推估可能發生的地質構造運動及其風險,未來無論是環境開發利用,或是天災因應準備等方面,皆可更有效地最小化可能之生命財產損害。

 

臺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地質運動活躍。因此,C教授分享之MaGIC計畫推動緣起,以及其成果用途,相當值得我國參考借鏡。科技組後續將先與相關領域專家分享此行收穫,盼未來倘我國有意推動類似計畫時,有機會與C教授再進行更深入之交流討論。C教授允諾,表示樂意與我國分享所需經驗及合作。

更新日期 : 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