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以色列團隊運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消除半數小鼠頭頸癌腫瘤

以色列團隊運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消除半數小鼠頭頸癌腫瘤

 

CRISPR「分子剪刀」精準鎖定癌細胞生存關鍵基因,未來有望取代化療

 

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 TAU)研究團隊運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小鼠模型中成功消除50%的頭頸部癌症腫瘤。這項研究成果不僅顯示了精準基因醫療的新方法,也為尋求化療替代方案的癌症治療帶來曙光。

 

這項研究由臺拉維夫大學精準奈米醫學實驗室主任Dan Peer教授領軍,博士後研究員Razan Masarwy博士主導,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Advanced Science》。

 

「腫瘤科醫師需要多元且強大的武器庫,才能有效對抗癌症,」Peer教授在哈佛醫學院發表研究時透過視訊受訪表示:「我的夢想是,未來能用這類技術取代傳統化學治療。」

頭頸部癌症多屬局部性癌症,起源於舌頭、喉嚨或頸部,早期侷限發生於特定部位,但若未能及時治療,轉移擴散的風險很高。Peer教授指出,現行治療方式的復發率高、療效有限,導致患者長期存活率偏低。不過,若能早期發現,局部治療可以有效鎖定腫瘤進行攻擊。

 

研究團隊策略性地鎖定一個名為SOX2的基因作為攻擊標靶。SOX2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非常活躍,負責驅動年輕細胞分裂與增生,但在正常成人細胞中應被關閉。然而,在多數頭頸部腫瘤中,SOX2卻異常重新活化,促進癌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

 

「我們的思路很簡單,」Peer教授說,「找出癌細胞的必須基因,然後將它關掉。」

 

CRISPR技術,被譽為「分子剪刀」,可精準切割並編輯DNA。這項技術靈感來自大自然中簡單的防禦機制,也就是細菌對病毒入侵的天然防禦機制。舉例來說,有些細菌可以「記住」病毒的DNA片段,未來若同樣病毒再次入侵,細菌會利用儲存的DNA片段製造短引導序列,引導名為Cas的酶找到並剪斷病毒DNA,Peer將此稱為「分子剪刀」,藉此阻止感染。CRISPR可用來改變動物、植物與微生物的DNA。此項技術由法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Jennifer A. Doudna共同開發,兩人亦因此獲頒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Peer團隊早在2020年,就曾用CRISPR成功消除小鼠體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與轉移性卵巢癌。本次研究,他們再進一步,將CRISPR系統包覆在「脂質奈米粒子」中,讓它得以順利穿越細胞膜,深入腫瘤核心。團隊直接將這些奈米粒子注射進小鼠腫瘤區域,共施打三次,每週一次。

 

「接下來,我們只需要等待,」Peer教授簡單總結。

 

結果出人意料:腫瘤體積平均縮小90%,其中50%腫瘤完全消失,時間點大約在第84天。Peer教授強調,「腫瘤不只變小,攻擊性也顯著降低,使得病情更可控。」

接下來,研究團隊計畫將此療法擴展至其他腫瘤類型小鼠模型,若結果如預期般理想,最快兩至三年內有機會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我對這項技術非常樂觀」Peer教授說,「這不只是對頭頸癌,未來可能也適用於多種癌症。」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Peer教授近期走訪巴黎、牛津、倫敦、多倫多等城市發表研究,面對國際間對於反以色列的政治聲浪,他並未遭遇干擾或抗議。「我認為科學與醫學是沒有國界的」Peer教授說,「大家都明白,知識交流應該超越政治。」

 

這項研究不僅體現了基因編輯技術與奈米醫材的強大潛力,也讓人看見未來癌症治療的嶄新路徑。將來或許我們不用再承受傳統化療帶來的嚴重副作用,而是以更溫和、精準的方式,直接瓦解癌細胞的生存根基。

 

資料來源:

https://www.timesofisrael.com/israeli-researchers-use-gene-editing-to-eliminate-50-of-head-and-neck-tumors/

 

更新日期 :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