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科技公司向來走在創新前端,5G技術研發中也不缺席;5G就是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為電信通訊帶來急遽升級,可廣泛應用到不同的解決方案,將多方面顛覆人類生活。那些原本僅存在科幻想像中的無人車、對話機器人以及終極虛擬實境等,都可望透過5G普及而得以實現。以色列目前約有25家公司活躍於5G相關技術研發,從業界巨頭英特爾到早期新創都在此行列。
Zion Hadad是以色列在這個領域的老手之一,現為新創公司RunEL NGMT的負責人。早在20多年前就是開拓正交分頻多重接取(OFDMA)架構的先驅之一,OFDMA是5G,也是4G等前幾代行動通訊技術實體層的一部分;OFDMA簡單的來說是結合頻域和時域的多重存取。Hadad成立的Runcom公司在當時募集到約2000萬美元資金,並曾有幾年的成功,然而後來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加上其他新技術的競爭遭受嚴重挫敗。Runcom公司雖然名義上還存在但已被迫停止營運。隨著5G 越來越熱,Hadad在2015年決定創立新公司RunEL。該公司正為5G的基地台研發一系列處理器,以簡化各式裝置到基地台的連線。5G基本上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網路的無線系統,即無線接取網路(RAN),指的是連網設備與基地台的通訊方式、使用何種頻率,以及數據傳輸的速度。第二部分是讓整個系統高效運作的核心網,使機器間通訊(M2M)、雲端邊緣服務等更複雜的應用成為可能。
新創公司RunEL的目標是要讓每個用戶隨時能達到每秒10MB的速度,相當於每個月幾千GB。經過模擬試算,又研究了以色列現有的通信基礎建設後,Hadad認為以色列升級到5G其實幾乎不用另外增加新的天線。以色列已有7000到8000支狀況還可以的天線,可直接以其為基礎繼續發展。5G的頻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既有的6GHz及以下的低頻範圍,另一種則是介於28GHz到60GHz的全新頻段,也就是所謂的毫米波(nnWave)。毫米波的物理特性和低頻波不同,每支天線僅能覆蓋約100公尺的範圍,有賴更多對基礎建設的投資5G才有可能普及。Hadad認為以色列現階段還不需要毫米波,況且以色列通訊部也尚未針對這些頻段進行公開招標。
RunEL公司僱有約15名員工,辦公室位於以色列的Rishon Lezion。Hadad自掏腰包為公司提供初期的經費,也從以色列創新局、歐盟Horizon 2020研發基金以及其他投資人拿到了共計500萬美元資金。RunEL公司產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兩個功能:第一是延遲不到半毫秒的產品,競爭對手的產品則有好幾毫秒的延遲。也就說RunEL的產品速度快4G一百多倍,也比競爭產品快個幾倍。極低的延遲對於無人車、無人機、機器人、擴增實境、虛擬實境及線上遊戲等應用是非常關鍵的。第二個優勢是基於對OFDMA技術的深入了解,因此能準確的定位裝置所在,並達到僅有幾公分的誤差。使用的不是GPS或其他技術,而僅是單純地測量時間。藉由測量裝置到基地台短到奈秒級的時間推知距離,進而確定裝置的精準位置,準確到可以知道它是在口袋的右邊還是左邊。相較之下既有定位技術尚有好幾公尺的誤差。
Koffman指出RunEL研發的處理器預計在今(2020)年下半年能就緒,也談及該公司的目標市場。從一方面而言,該公司正與高通,特別是英特爾等科技巨頭競爭。英特爾提供各式解決方案,但最終是希望可以主打其核心網伺服器的產品。另一方面RunEL公司的專利也被使用在英特爾的處理器上,所以其實兩個公司是互補多於互相競爭。RunEL在小型基地台這個新市場佔有優勢,也是最有機會成功的地方。RunEL已擬定計畫,照其推進冀望在未來的3到4年間達到上億美金的銷售。RunEL主要針對的是小型基地台的市場,這在4G時代並不是很成功的市場,因為大基地台本身就可以提供良好的訊號覆蓋。但5G使用較高的頻段需要更密集的信號站點,這時小型基地台就派上用場了。由於牆會阻擋從基地台發出的高頻訊號,未來每個辦公室都將會需要一個小型基地站。RunEL預估小型基地站會有比4G時代多一百倍的需求,並希望在這個市場取得成功。RunEL部分的專利已被整合進英特爾研發的產品中,英特爾將5G視為其公司業績成長的重要機會。
以色列與5G相關的公司各有研發重點,有針對就地部署的行動雲解決方案、通訊及媒體服務數據分析、電信存取技術暨產品等。像是TetaVi這家公司希望顛覆娛樂產業現行的觀影方式,正研發新方法和系統為運動賽事、現場轉播和虛擬實境等應用製作高品質的自由視角電視(FTV)內容。醫療方面的應用有Binah AI公司,透過其研發技術對任何帶有鏡頭之裝置所拍攝的影片進行生命徵象及心理壓力等指標的特徵抽取,透過影像分析進行健康狀況的監測。NoTraffic公司則是針對智慧城市研發的自動化交通管理平台,目的是運用科技解決交通問題,以發揮智慧交通運輸的最大潛力。
另外一家也被看好的以色列公司是6年前開始做邊緣運算時就做了策略改變的Saguna Networks,邊緣運算基本上是讓運算和數據儲存就近在裝置本身進行,以縮短回應時間並節省頻寬。Saguna在當時就意識到在萬物聯網的時代,不論物聯網裝置、社交遊戲、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無人車、無人機和機器人在今後帶來的是有增無減的連網需求,便轉向做多接取邊緣運算(MEC)。Saguna的執行長Ido Gur表示這些新的研發一方面要求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要兼顧保持極低的延遲。試想客戶需要處理一些東西,但要負責運算的引擎在Amazon、Google或Microsoft的雲端上,但支持這些雲端環境的伺服器與你的所處之處(或者多雲環境互相)不在同個國家,等到運算好再回傳已花了幾百毫秒的時間了,這對特定的應用根本太慢了會造成很大麻煩。
持續向前的5G發展和雲運算將幫助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讓更多有前景的技術得以實現。Saguna的執行長Ido Gur指出邊緣運算和5G的優勢十分相似,因為兩者都有較高的可靠性同時又兼具低延遲的特性,因此他認為這兩個技術是一起發展的。南韓最大的行動通訊公司SK Telecom已購買Saguna的系統並打造給終端用戶使用;這其實不太尋常,因為Saguna的產品是針對企業用途的。但SK Telecom決定讓終端玩家使用所購買的Saguna平台,原因是少了Saguna的解決方案這些玩家便無法玩SK Telecom開發的遊戲,這中間的傳輸當然都是在5G上運行。總歸來說,5G和邊緣運算共同開啟了一道大門,通往一個講求高速度、高可靠性以及低延遲的新世界。
Saguna位於以色列Yokne'am Illit,僱有約15名員工,Saguna的執行長Ido Gur對於公司前景是看好的,認為其抓住5G的契機並可從中獲益。5G花了好些年才進入市場,是由於4G的效果不錯人們不覺得有迫切升級的必要,很多公司也處於觀望狀態等著變化發生而非採取行動。然而這個方向有越來越多流量,而世界也正對5G覺醒;與此同時邊緣運算也日漸崛起,兩者齊頭併進的現況令人振奮。
資料來源: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articles/0,7340,L-38337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