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地區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長期處於被忽視的狀態。乾旱地區佔據了地球表面近一半的陸地面積,卻僅有12%的乾旱地區被劃為保護區。這些地區正面臨來自農業、過度放牧、替代能源開發和氣候變遷等人類活動的重大威脅,預計21世紀將經歷更多因土地利用而產生的變化。乾旱地區的特有物種,正面臨日益加劇的滅絕風險,然而,這些地區的保護措施仍遠遠不足。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的研究指出,儘管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已取得部分進展,但大多集中在北方和熱帶地區,乾旱地區卻缺乏足夠的保護。乾旱地區的保護區覆蓋率遠低於《生物多樣性公約(CBD,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2030年保護全球30%陸地的設定目標。在這些地區中,一些最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的保護程度甚至不到5%。表示大多數物種的棲息地根本未得到足夠保護,保護率甚至只有0%。
此外,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水資源減少和極高溫事件,對當地生物多樣性也構成巨大挑戰。未來,乾旱地區將面臨因城市化、農業擴張和替代能源開發的威脅,加劇當前的生態危機。即使如此,乾旱地區也提供了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重要機會。研究呼籲:「國際社會應加強對這些地區的保護,防止無法挽回的生物多樣性損失。」
研究團隊強調,若不及時採取行動,乾旱地區的獨特景觀和物種將面臨消失,且無法挽回。這項研究由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的學者執行,並獲得以色列科學基金等機構的補助,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生態與演化 (Natural Ecology & Evolution) 》期刊。
資料來源:
https://www.bgu.ac.il/en/news-and-articles/preserving-biodiversity-in-natural-dry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