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來源向以色列經濟學家報透露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大廠華為已進入以色列電力生產市場,且在以色列當地設立公司,負責向以色列太陽能源公司出售其設備。消息人士近一步指出,華為打算與已活躍在以色列太陽能發電市場的公司,以及現正參與以色列國家電力局新太陽能廠標案競標的公司接觸。在經濟學家報率先以希伯來文報導這項消息之後,華為以色列公司在日前證實了其在以色列的計畫。美國金融時報亦在六月二十五日報導華為因與美國政府衝突之故,收掉其在美國的能源相關業務。
華為在以色列新佈局的代表公司Zing Energy,已在華為太陽能電力轉換器部門的總負責人Kenneth Frey的帶領下悄悄成立,Zing是由在特拉維夫證交所上市的Elmor Electric Installations & Services (1986)和I.E.A. Energy共同控股。向來只將華為定位為電信界公司的以色列電力產業對於華為此項計畫大感吃驚。即便華為未來會先以供應商和承包商的角色參與以色列再生能源市場,華為的這項決策也意味著中國正進軍這個一直以來由以色列本土和歐洲把持的領域,估計會帶動以色列境內中國企業的大幅變化。
過去幾年來中國公司已鞏固了其在以色列基礎建設領域的參與,除參與特拉維夫市輕軌建設、以色列當地道路鋪建、北方海法市迦密山公路隧道的工程、阿什多德港的興建及海法港的經營權。在此之前唯一不見中國參與的基礎建設領域為水、電及天然氣,大型公司像是華為參與地方電力企業也意味著華為將會獲取與以色列電力生產能力相關的資訊。2011年以色列外海黎凡特氣田開採計畫初期曾與中國石油海洋總公司(CNOOC)協商合作事宜,但最後因為政府顧慮而失敗。中國的企業也曾多次嘗試進軍以色列當地的海水淡化產業,但也是受到阻礙,以色列國家會計總長才在上個月否決了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泛地中海工程有限公司參與以色列政府最新的海水淡化廠招標。
I.E.A. Energy所有人Rafael Kirshenboim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以色列能源部和國家電力局沒有動機去促進中國企業參與以色列電力生產。他亦表示中國企業從電信產業起家,提供的技術除了降低生產成本之餘,在技術上還能達成遠距電力傳輸。另外中國企業的觸角早已深入歐洲,而現在則決定進入以色列市場。為了測試中國廠牌的設備與以色列氣候和國家電力系統的相容性,自去年開始,中國製太陽能電力轉換器已被安裝在以色列中部及南部既有的太陽能廠中進行相關測試。他也表示首試非常成功,華為在測試過程中每月監測發現是否有可能問題及故障產生。然而過程中並沒有任何問題,測試成功之後華為現在正在增加其產品在以色列再生能源市場的行銷佈局。
美國能源部副部長Dan Brouillette在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曾向以色列能源部部長Yuval Steinitz提及中國投資以色列能源產業的動機並不單純,即使最終決定權仍在以色列手上,B副部長建議以色列應謹慎看待中國投資。今年五月,基於國安風險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禁止華為在未經許可下收購任何美國技術,華為是禁令名單上新增的70家公司之一。
以色列的公司之前也曾試圖阻止中國企業參與以色列基礎建設案競標,指出中國企業在以色列反壟斷法下來看屬於合併集團,並以通過削減金字塔形控股結構來增加市場競爭。當時監管機構以中國企業的參與能以降低價格來幫助競爭為由,回絕了這份請願,然而華為進入電力市場的舉動可能會重新點起新一波阻止中國企業進入以色列的效應。
資料來源: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articles/0,7340,L-37652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