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承包商拉婓爾先進防禦系統(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今年5月初在以色列Sheba醫療中心展開其研發之醫療機器人的測試,預計兩個月後這個醫療機器人將會代替部分醫護人員在COVID-19病房中執行藥物分送等工作。
即便以色列的國防系統逐漸恢復到COVID-19疫情爆發前的例行工作,國防部轄下的許多技術部門仍持續幫助醫院及醫護人員研發能對抗疫情的技術。研發成果除上述的醫療機器人外,尚包括可檢測病毒的呼氣儀以及帶有送風設備的防護面罩。
總部位於海法的新創公司NanoScent就跟以色列國防部轄下的國防科技研發署(Directorate of Defen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簡稱DDR&D或Mafat)合作,共同研發透過氣味檢測COVID-19患者的技術,這套系統能透過氣味辨識房間內是否有人感染COVID-19,甚至在帶原者離開房間後仍舊可以偵測的出來。此外國防科技研發署也在協助研發一個呼氣儀的設備,該設備在60秒內可檢測一個人是否有COVID-19。這項研發使用的兆赫茲頻率,先前是被用來檢定母雞下的蛋的性別。在短短數日,國防科技研發署的員工就將這項技術改良成用來判別一個人是否感染COVID-19的應用。
國防部下的坦克暨裝甲運兵署(Tank & APC directorate)也研發了一個具有電動送風的防護面罩,意在解決所有眼鏡人士在戴口罩時都會遇到的困擾,也就是起霧的鏡片。對於因照顧新冠病患而長時間需要穿戴防護設備的醫護人員,視線起霧對其造成很大的困擾,有時候甚至妨礙他們清楚判讀醫療監測器面板上的訊息。由坦克工程師設計,綽號叫「Zapir」的裝置是由透明的面罩,加上面罩頂部的電動送風裝置所組成的,面罩由頭帶固定,頭帶後方的電池則為送風裝置供電,一個大約花費國防部以幣幾十元的成本(約幾百塊台幣)。在病房中經過實測後,幾十個成品就被分送到以色列全國的醫院使用。至於這個面罩是否要大量生產,又是否會向大眾出售目前都尚未有明確定論。
坦克暨裝甲運兵署的負責人Oren上校在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醫療研發雖然不是該單位一般負責的領域,但單位下的150名工程師與學生在這段時間和Sheba醫療中心共同合作,聯手為疫情帶來的問題研發解決方案。
該單位正在進行的另一項工作是把團隊原本正為新一代裝甲運兵車「梅卡瓦四型閃電版」研發的技術拿來做醫療的應用。這樣的相機陣列已部署到納坦亞(Netanya)的一間醫院裡,這些相機會對醫療監測器的畫面進行拍照,進而分析畫面上該儀器所顯示的數據,當病患的數值超過預先設定的範圍時,系統就會自動向醫護人員發出警示,讓醫護人員全程不需接近病患也能掌握其情況。這套系統也將安裝在霍隆(Holon)地區的Wolfson醫院。
資料來源: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articles/0,7340,L-38239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