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含糖飲料擾亂腸道菌與免疫平衡

含糖飲料擾亂腸道菌與免疫平衡

 

人們常飲用的汽水,除了糖分與氣泡,還可能悄悄改變腸道細菌的基因行為。來自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醫學院研究團隊所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長期飲用含糖的汽水會改變腸道菌的DNA 結構,進一步干擾免疫系統的運作。所幸,這種影響有可能恢復正常。這項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腸道細菌是人體微生物群(microbiome)中不可或缺的成員,與人類共同演化數千年。這些菌群不僅幫助消化、合成營養物質,更在免疫系統的發育與維持中扮演關鍵角色。人體腸道環境會隨外界條件、飲食與健康狀態而變動,因此腸道菌也必須具備高度的「功能可塑性(functional plasticity)」,能迅速調整行為與功能以適應變化。

 

研究團隊先前曾發現,腸道菌可透過一種稱為DNA反轉(DNA inversion)的快速基因開關機制,來應對環境壓力或防禦外來威脅。本次研究則進一步探討:這種DNA開關會否受到飲食,特別是糖分的影響?他們發現含糖汽水可以改變腸道菌的DNA,近一步影響免疫系統。

 

研究團隊以腸道代表菌,類桿菌屬的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為主角,該菌負責維持腸道黏液層、抑制炎症與抵禦病原入侵。運用體外、老鼠以及人類受試者三種試驗系統,研究飲食對於腸道菌DNA反轉圖譜進行解析。結果顯示攝取白糖會引發這些菌株的DNA反轉變化,導致下游免疫相關指標改變,包括:T細胞族群比例變化、細胞激素(cytokines)分泌異常、以及腸道通透性上升(即所謂「腸漏」現象)。這些分子層級變化直接反映在免疫系統的活性與平衡上,意味著飲食中的糖分不只是「熱量來源」,而是可能重新塑造宿主免疫狀態的環境因子。

 

研究同時發現,當老鼠停止攝取含糖飲料後,細菌的DNA反轉型態逐漸回復原狀,免疫指標也恢復正常。這說明腸道微生物的反應具有「可逆性」,並非永久突變。研究團隊認為,未來若能深入理解飲食對腸道菌群動態的影響,將有助於依個體微生物組特徵設計飲食建議,改善免疫與健康狀態。

 

資料來源:

https://www.technion.ac.il/en/blog/article/sugary-drinks-disrupt-gut-bacteria-and-immunity/

 

更新日期 :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