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Ben-Gurion University, BGU)的研究團隊表示,人類活動才是造成加利利海史上最低水位的罪魁禍首,而非乾旱。
於今年9月出版的《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本古里安大學地理與環境發展系的Jonathan Laronne教授與博士後研究員Michael Wine博士,提供證據說明農業活動與河川分流是造成以色列重要的淡水來源-加利利海萎縮的主因。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許多因素導致湖泊在所有有人居住的區域上萎縮,但加利利海的惡化程度無法只歸咎於氣候因素。
研究人員補充說明,氣候因素本身並不足以解釋加利利海的萎縮。我們發現位於黎巴嫩和以色列北部的上約旦河源頭的流入量沒有減少。相反地,上約旦河流域的出水量減少,相當於灌溉農業不斷擴大,盆地內地下水抽水量增加一倍,以及積水和蓄水面積增加。雖然盆地中的溫度升高可能增加其蒸散量且量測結果具統計顯著性,但這些溫度變化值太小,無法解釋水流量的減少。由此可知,恢復加利利海的水位需要減少地下水的抽取、地表水的分流和灌溉農業的用水量。
這項新研究是由流量、降水量和衛星觀測的農業用水量所估算。研究也發現黎巴嫩上游的用水量幾乎沒有變化,但以色列胡拉河谷的流量則大幅減少。
為了解決加利利海萎縮的問題,以色列當局提出了一項耗資13億美元的計畫,將淡化水從地中海輸往加利利海。但為了跟上海水的蒸發速率,這項目估計費用為每年1.2億美元。
文章來源:http://in.bgu.ac.il/en/pages/news/osteo_drug.aspx
譯者:顏豐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