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研究微生物體以改進水產養殖魚

魚是許多飲食的主食,但由於人類過度捕撈大量消減全球供應,全世界在海洋中的漁業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後轉向水產養殖,這種人工在池裡養殖的魚類成為自然捕撈的替代。根據估計,到2030年超過60%的食用魚將來自水產養殖業,而非野生漁獲。保持人工養殖魚類的健康和持續繁殖對於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至關重要。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的Itzhak Mizrahi教授與以色列國家農業研究所及希伯來大學的科學家們共同發現了魚類核心微生物體的運作方式,他們辨識出魚類腸道微生物叢中的廣適種和專化種,以及它們如何在不同魚種的體內中共存。人們對微生物叢的了解甚少,但學界不斷加深的共識是它們對宿主的生存有重大影響。研究發現已發表於「自然微生物學」。 

 

Mizrahi教授和研究團隊發現,不同魚種及個體魚腸道內的不同部位有一些特定微生物叢的存在,並發現它們相較於微生物體中其他的微生物有更大的遺傳異質性,好以在不同類型的宿主或腸道區域適存。此外,令人驚訝的是,相較於科學界現有共識假設微生物叢內的微生物多半彼此競爭,這次研究發現這些微生物反而是趨於彼此促進的。

 

Mizrahi教授指出,一旦了解這些微生物叢如何在魚的腸道中起作用,人們就能對其進行改造,好以優化養殖魚的生存能力和生長。由於再過十年養殖魚將佔世界食用魚供應的絕大部分,是否能優化養殖魚的產量會成為確保持續供應的關鍵。

 

Mizrahi教授團隊的研究經費來自歐洲研究理事會的初始基金(ERC Starting Grant)、以色列農業部和以色列科學基金會,研究在取得開創性結果後將繼續進行。後續研究的經費已獲得歐洲研究理事會的成型基金(ERC Consolidator Grant)和德以合作計畫(German-Israeli Project, DIP Grant)的補助。Mizrahi教授本身是本古里安大學自然科學學院下生命科學系教授,同時也是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國家生物技術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in the Negev, NIBN)的成員。

 

資料來源:https://in.bgu.ac.il/en/pages/news/aquaculture_fish.aspx

更新日期 :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