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醫療新創公司NanoVation日前獲得歐盟Horizon 2020 EIC Accelerator計畫250萬歐元補助,用以研發一種基於奈米材料的新型感測器,目的是為呼吸道疾病的惡化做出警示。這項奈米感測技術最初是由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的Hossam Haick教授研發,NanoVation的總部則和Technion一樣都是位於北部海法(Haifa)。新型感測器的作用是監測和管理受多種呼吸問題困擾的病患,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這是一種因肺部氣流受阻而導致長期呼吸不順的肺部疾病,也在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十大死因中位居第三。
NanoVation表示歐盟的補助資金將有助其繼續研發並商業化名為SenseGuard的產品;這是可持續監測病患呼吸的無線醫療穿戴裝置,以非侵入的方式在醫院或是居家實時監測COPD患者。裝置裡的感測器蒐集病患的呼吸頻率、呼吸暫停和呼吸量等與呼吸相關的參數,並將這些數據轉換成臨床資訊,且能在患者呼吸狀況下降到達臨界點前發出警報。SenseGuard已經過臨床實驗並獲得認證,證明該技術在監測病患呼吸上是既安全又具有高度準確性的,目前亦設置於以色列和歐盟的醫院,作更進一步的臨床研究以證明其性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統計資料,全球約有3億2千8百萬人受COPD所苦,所造成的經濟成本僅美國一年就高達約490億美金,在歐洲也是類似的數據。據估計這些直接成本中,約有一半是由於呼吸功能惡化進而住院所造成的費用。若有居家監測的設備可及早辨識疾病惡化的徵兆,則能讓患者儘早在家接受相關療程,而不用被動等到病情惡化時才入院治療,如此亦可大幅降低住院醫療成本。
NanoVation的創辦人暨執行長Gregory Shuster指出,病情加重所導致的肺功能變化是漸進的,肺功能從開始惡化到危及的狀況可能長達三週時間。情況一旦惡化後通常需要住院,並歷經漫長康復過程,之後遺留的肺損傷亦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導致死亡。NanoVation開創性的穿戴裝置可識別肺功能惡化的早期跡象,讓病患儘早接受治療。預防介入和早期治療的成本從幾十到幾百美金不等,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非必要的住院,在美國單一個病患的住院費用就在1萬到4萬美元之間,在歐洲則需3千到1萬歐元,累積起來對整體醫療體系一年估計造成幾十億美元的負擔。
Horizon 2020是歐盟最大的研發和創新資助計畫,除了支持有突破性創新專案的中小型公司之外,也資助世界首度的科研發現,並促進這些突破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商業化。NanoVation成立於2014年,是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技轉出來的衍生公司,執行長為Gregory Shuster博士、技術長Nadav Bachar,首先研發該技術的Hossam Haick教授則擔任首席科學家。該公司截至目前獲得以色列創新局和歐盟Horizon 2020共計600萬美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