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立陶宛科學家創新技術的發展: 將廢料轉化潔淨的氫

考那斯科技大學(Kauna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 KTU)與立陶宛能源研究所(Lithuanian Energy Institute,簡稱 LEI)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創新且高效的兩階段處理系統。第一階段使用向上氣化爐將廢物轉化為合成氣,這是一種由氫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的混合物。這些合成氣可作為能源來源,或進一步處理以提取純氫氣。然而,傳統氣化過程中的一大挑戰是焦油的生成,焦油會減緩關鍵化學反應,從而阻礙氫氣的提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將合成氣引導進入催化重整反應器,利用特殊催化劑將焦油分解為更小的分子。這一處理過程顯著提高了合成氣中氫氣的濃度,最高可達總氣體體積的60%,大幅提升了過程的效率與環保性。

與傳統氣化技術需要高能耗和複雜壓力系統不同,這項新技術在大氣壓下運行,使其不僅更加安全,也具備更高的成本效益。相較於依賴不可再生天然氣並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蒸汽甲烷重整(SMR)方法,這項新方法憑藉其更高的能源效率和較低的環境影響,展現出更大的潛力。雖然初步研究集中於醫療廢物,但此技術同樣適用於各類有機與工業廢料,包括塑料、紡織品和生物質殘渣等。該技術的成功關鍵在於對廢物的妥善收集、分類及預處理,確保其組成和大小的均勻性,以達到最佳的氣化效果。

目前,這項技術已達到技術準備等級5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5),即已在與真實工業環境相似的條件下完成測試。尤塞夫博士(Dr. Samy Yousef)表示:“TRL5意味著該技術已成功通過與工業模型相似的反應器進行驗證。我們現在正致力於將該系統擴展並全面實施。

新聞來源: 立陶宛官方網站

 

相關連結

立陶宛科學家創新技術的發展: 將廢料轉化潔淨的氫
更新日期 :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