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面臨地緣政治、氣候變遷及AI技術席捲等挑戰,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對臺灣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過去臺灣以半導體產業支撐起我國科技及經濟發展的成功基礎,未來政府將更加精進,落實賴總統「均衡臺灣」政見,除了促成本土科技公司往國際邁進,也要幫助傳統產業及百工百業,在臺灣的科技實力下,均衡、快速的發展創新。
114年度科技預算將強化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與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發展,推動全人健康照護、加速智慧醫療應用以實現「健康臺灣」的願景,透過「數位轉型」及「淨零轉型」的雙重力量,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打造智慧永續新臺灣,再創臺灣經濟奇蹟。此外,為能使臺灣長遠科技發展的能量得於全臺蓄力,亦規劃推動「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計畫」,希望能介接南北臺灣產學研的量能,齊力為我國科技碁盤及百工百業創新發展共同努力。
行政院於113年8月22日院會拍板114年度編列整體科技預算為1,466億元,較113年度增加190億元,約增14.9%。如加計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129億元,則達1,595億元,較113年度相同基礎則增加108億元,約增7.3%。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本會主任委員吳誠文表示,透過政府科技預算的量能導引,將進一步帶動民間產學研齊力擴大相關領域的投入,以確保臺灣能夠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並在地緣政治動盪和淨零轉型的浪潮中抓住機會,深化我國半導體領先優勢並結合AI的發展促成多元創新應用,推進臺灣科技發展再躍升並進一步驅動全產業創新,以科技發展推動臺灣成為「經濟上的日不落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