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澳大利亞研究利用茶包評估濕地碳儲存能力

 

隨著全球氣溫上升,濕地的碳儲存能力可能面臨挑戰。為探討此影響,國際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前所未有的長期全球研究,利用綠茶與南非茶(Rooibos)作為測量工具,探討不同類型濕地的碳保存能力。此研究地理範圍涵蓋 28 個國家、180 處濕地,共埋設 19,000 個茶包進行分解速率觀測。

這項研究由澳大利亞王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的Stacey Trevathan-Tackett副教授領導,並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結果顯示,氣溫升高會加速有機物質分解,降低土壤中的碳儲存量。特別是南非茶包,作為難分解有機物的代表,其分解速率在高溫下顯著增加,顯示高溫對碳儲存穩定性的威脅。此外,綠茶包的分解速率則受濕地類型影響較大,在淡水濕地中分解速度較快,但在紅樹林和海草濕地中分解速度較慢。 研究還發現,潮汐濕地茶包殘留物較多,顯示其碳儲存潛力較高。此發現有助於我們對全球碳循環的理解,並為保護高效碳匯區域提供科學依據。

未來,研究團隊計畫將該數據與陸地碳匯研究結合,包括森林系統,希望為全球碳循環模型的預測提供支持。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12/241202124231.htm、https://outlook.stpi.narl.org.tw/index/news/4b11410093cfb98e019401f393c9545e

 

 

更新日期 :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