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福衛衛星科學軟體應用加值專案計畫

福衛衛星科學軟體應用加值專案計畫

 

計畫目標

太空科技基礎研究與衛星科學為跨領域之研究議題,涵蓋空間、大氣、地科、海洋與防災等學科,科技研發需更有效回應社會需求關鍵課題,臺灣民眾最關心的百大議題,與衛星科學發展直接相關之社會課題眾多,因此本會推動本福衛衛星科學軟體應用加值計畫,以太空計畫為槓桿,進行福衛衛星發展的科學、科技策略運用,透過建立福衛衛星資料加值應用的介面,以現有硬體與資料為基礎,鏈結使用者需求端與產業界,達成介接基礎科學至需求面之目標,擴展與提升衛星資料應用產業價值鏈。

113年計畫清單

A1.楊舒芝(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福衛7與獵風者GNSS資料加值與應用

A2.林建宏(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福衛七號監測近地太空環境對導航與通訊衛星之影響

A3.張陽郎(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高效能GPU深度學習實現SAR成像模擬與資料庫建置應用於環境及防災研究

A4.胡植慶(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深度學習SAR成像模擬資料庫應用於都市地層下陷災害研究

A5.張麗娜(臺灣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應用SAR成像模擬資料實現深度學習於海岸線監測研究

A6.林玉儂(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應用SAR成像模擬技術評估都會區洪泛偵測之信效度

A7.曾國欣(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建構SAR衛星多時序與近即時海岸帶整合監測平台

A8.林唐煌(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整合福衛衛星資料在台灣環境健康暴露度加值產品之建構

A9.林俊廷(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系統研究所)-總計畫衛星自由空間雷射光通訊系統整合之高速傳輸研究-子計畫數位訊號處理之非線性補償技術應用於光學地面站及低軌衛星工程體之10Gbps傳輸研究

A10.陳舒雅(中央大學全球定位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福衛七號大氣掩星資料反演加值與應用

更新日期 :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