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08.8.31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7年成長與波士頓學界、業界、創新創業生態系

2019年第7屆年會甫於哈佛辦畢

從 2013 年開始,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 (BTBA) 年會是每年夏天波士頓當地台灣生技人的重要盛事。2019年8月3日,第7屆 BTBA 年會在哈佛校園登場,吸引超過 270 人與會參加,並有來自學術界、製藥業、投資、專利法規、醫療器材等不同領域共 45 位講者,針對新藥模式、合成生物學、職涯發展等議題進行討論。

 

BTBA與全美其他台灣人生技科技社團

BTBA 是在 2012 年由時為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的陳昇宏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台灣海外學子發起成立的。BTBA 走過7個年頭,曾邀請過重量級講者包括翁啟惠、何大一、陳垣崇、唐南珊、許照惠、楊泮池、廖俊智等等,已成為全美台灣生技人的標竿會議。

 

BTBA 的影響力不只在波士頓一地,每年都有參加者從外州甚至台灣遠來參加,BTBA 也直接或間接鼓舞了德州(2014 年)、南加州(2016 年)、歐洲 (2017 年)、中西部 (2017 年)、舊金山灣區( 2018 年) 等地台灣人生技協會的成立。

 

為什麼是從波士頓開始?因為波士頓擁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多所世界一流學府,眾多台灣學生學者聚集於此鑽研生命科學研究。面對世界各地湧來一流人才的刺激,這些台灣學生發生危機感,進而呼朋引伴、尋找職涯機會,全美第一個台灣人生技團體也就順理成章地誕生。第1屆 BTBA 年會的介紹詞寫道: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是一群生物相關領域的研究生與博士後研究者,關心學術象牙塔內與塔外的事物。在全球博士學位生產過剩的趨勢下,我們提出下列問題:

如何連結我們自身的研究與其他生物相關領域?

我們的下一步有哪些可能性,應怎麼達成目標?

生物科技的未來何在,我們能做出什麼貢獻?」

 

重視學界與業界的平衡

經過7年的時間,創始成員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陳昇宏已於 2016 年返台,現擔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當時在波士頓兒童醫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員的杜荷洲與鄭永志,分別加入了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與 Q-State Biosciences 擔任資深科學家。當時作為少數生技業界代表的陳映嘉,現在擔任台灣行動基因生技公司生物資訊暨人工智慧副處長。

 

這些創始成員的個人職涯軌跡,象徵著學界與業界的平衡一直是 BTBA 年會籌備委員會的重要課題。早期 BTBA 年會議程瀰漫濃厚的學術氣氛,講題包含疾病模式、分子機轉到學術生涯分享。BTBA 很快地發現波士頓當地的生技產業提供了大量資源,眾多聽眾也表達對業界的興趣,業界主題的比重逐年提高,也開啟了研發技術、新藥模式、職場管理等講題。

 

在生技製藥產業蓬勃的波士頓,隨著籌備委員會一個個走入業界,議程偏業界屬性是非常自然的選擇。然而如何維持學界人士參與的興趣與參加率,成為籌備委員會試圖解決的一大難題。

 

過往的 BTBA 年會keynote講者通常會邀請學界與業界俱有成就的學者,例如翁啟惠前院長與何大一院士,後來嘗試過學界業界雙軌同時進行的方式,然而純學術演講的出席率往往遠低於同時段的業界演講。另一種嘗試是選定 CRISPR 或人工智慧等熱門話題做主題式演講,讓學界與業界人士同場對談,似乎能引起較多產學之間的互動。

創新創業較為欠缺

另一方面,波士頓生命科學產業領域之廣、專業分工之細密,BTBA 議程的大部分焦點放在實驗室科研上,無形中流失了許多潛在人才,例如醫療器材、生物統計、醫療經濟、臨床法規、專利訴訟、新創投資等等,相當可惜。雖然多場年會都有至少一個業界職涯講座,但往往為了強調多元性,請來講者的背景互不相關,難以形成有意義的對話。

 

2016 年 BTBA 年會組織了新創與投資講座,近10組生技新創公司上台pitch,4位生技創投擔任評審。不過由於後續籌委會缺乏相關人才,新創未曾再進入 BTBA 議程之中。

 

BTBA的轉型與定位

BTBA 不是憑空無中生有的。以資歷而言,向上看,波士頓的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已有 20 多年歷史,是老牌的科技界台灣人團體;向下看,眾多學校的台灣同學會也十分活躍。綜觀波士頓當地更不乏眾多生物科技團體與大型會議,不管是商業為主的 BioPharm America、技術導向的 PEGS Boston、新創取向的 Venture Café、或者以國籍族裔為中心的 Swissnex Boston、US India BioPharma & Healthcare Summit、美中醫藥協會,都是動輒數百人的聚會。

 

居於其中的 BTBA,作為生命科學領域台灣研究生的跨校平台,似乎找到了起步的利基市場。然而從創始之初以研究生與博士後研究員為主體,隨著越來越多成員進入產業界,甚至爬上管理職位,如何留住資深成員開始成為越來越明顯的問題。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才能帶來的價值除了專業領域的實戰經驗外,也能帶來新觀念,設計貼近產業界需求的議程,更重要的是透過多年積累的人脈,更能邀請到更高階、影響力更大的講者,這些重量級講者進而提升會議的能見度與參與者興趣。

 

雖然BTBA 歷屆年會講者名單裡不乏經理級與 C-suite 高層管理人員。在過去,主辦者曾嘗試用 office hour 或見面會形式增加互動,但多年下來,固定參加年會的高階人士仍寥寥可數。另一方面,許多早期參加年會的與會者進入業界後,出席率也開始減少。BTBA 創始成員們輪流接掌會長職位,一棒接一棒到了鄭永志可說是最後一位,朱治齊僅僅參加過一次 BTBA 年會就接掌共同會長職位。如何持續吸引既有年資且有熱情的專業人士接棒,避免經驗傳承產生斷層,可說是未來隱憂。

 

BTBA與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分工宜更清楚

對照於專業人士團體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BTBA 與其一直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前者著重資訊科技,後者著重生技。玉山科技協會的董事會成員多半為長年在波士頓工作的台灣人,比研究生或博後為主的 BTBA 資深許多。

 

在大部分的時候,2個團體各自舉辦年會,許多當地台灣人兩者都會參加,甚至同時參與兩邊的籌委會;兩者合辦的導師計畫,以玉山成為為導師,BTBA 成員為導生的方式進行,倘雙方能找到重疊的專業領域,則可以發揮提攜後進的效果,加強2個科技社團的專業分工。

 

提供海外台灣人人際網絡連結

幾乎所有 BTBA 參加者都一致同意,這個團體提供最大的價值是增加人際網路連結。對於許多在波士頓事業剛起步的年輕專業人士來說,邀請跨國藥廠的資深科學家、研發部門總監或執行長,自然比邀請其他講者更具吸引力。BTBA 這幾年的議程變化,也顯示 BTBA 越來越服務本地專業社群,朝向專業團體轉型的自然演變。

 

結語:BTBA的未來與波士頓學界、業界、新創公司生態系

BTBA究竟是台灣年輕學生的求職場,還是海外人才庫?怎麼做才能為台灣創造最大利益?值得我們思考。

台灣的學術能力已有世界水平,無論在台灣或波士頓都可以辦出有聲有色的學術會議,然而產學合作、創新創業、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是只有波士頓才能提供的獨特資源。回顧今年的 BTBA 年會,從小分子、大分子、抗體、蛋白質、細胞治療、病毒治療、siRNA、mRNA、到CRISPR,在每個領域都找到一家公司一個科學家講述自己的研發專長,大概沒有任何其他城市的台灣生技協會能辦到,只有波士頓。

 

波士頓資源豐富、產業鏈完整。BTBA過去有效地在生技醫藥業講就學術同時兼顧引進業界資源,儘管在創新創業資源較為欠缺,身為北美第一個海外生物科技專業協會,建立當地台灣人網絡,都是這7年來的成長。

 

未來如何吸引既有年資且有熱情的專業人士接棒、如何加強與新格蘭玉山科技協會的專業分工、如何更有效整合當地學界、業界與新創公司的資源,並將這股力量帶回台灣,使台灣與波士頓的生態系不再因為時間空間的區隔而受阻,是未來BTBA、當地科技社團與政府等產官學界一起努力的目標。

更新日期 : 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