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2017在日台灣青年技術人才交流會活動紀錄

2017在日台灣青年技術人才交流會

 

<前言>

2017年12月17日,台灣科學技術協會與駐日代表處於東京學士會館共同舉辦「在日台灣青年技術人才交流會」,針對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及生醫科技等部分與科技議題進行深度探討。

 

<來賓致詞>

 首先,台灣科學技術協會理事長潘振宇在致詞中表示,台灣科技方面人才輩出,許多赴日發展者在各領域表現活躍,與日本在科技交流上往來密切。然而,隨著網路發達,同時卻浮現人才之間面對面交流機會匱乏的問題。有鑒於此,透過本次活動匯集四方人才,期盼進行技術交流的同時,與台灣做更緊密的連結。

  潘理事長進一步說明,本活動主題「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技術動向與人才群像」,是呼應蔡英文總統上任時提到包括綠能科技、社會福利、科技創新、循環經濟等面向之國家發展重要議題,期許大家集思廣益,共同為台日科技交流貢獻心力。

  緊接著,駐日代表處副代表郭仲熙致詞表示,科技交流是台日密切往來之重要指標,日本的科技發展在全球地位舉足輕重,台灣透過日本所學甚多,在雙方互惠的基礎上,特別感謝日本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支持。另外郭副代表提到,研究之路需要夢想及熱忱的隨行,藉此在研究過程中將挫折、困難等阻力化為助力。期盼透過今日活動,促進台日科技交流更加密切。

  最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總務部長柿澤未知呼應對台日科技交流之期盼表示,交流協會在過去已協助許多科技相關台灣公費留學生赴日發展,近年來也持續提供獎學金支持學生赴日深造,去年亦與駐日代表處科技組達成協議,共同執行雙邊科技人才互訪進行為期兩個月交流,這些都是雙方在科技互動上所達成的重要指標。柿澤部長進一步指出,如同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台灣是日方在政經發展上的重要夥伴,希望透過科技方面的交流,更加活化日台雙方的往來。

  另一方面,關於日本在科技發展上的動態,柿澤部長指出,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與AI發展的趨勢,近期日本政府在下年度預算表決中,提高超過1000億日幣預算於科技發展上,日台雙方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潮流進行更熱烈的交流,交流協會感到十分榮幸。

 

 

<演講內容>

(演講一)

  第一場演講是由NTT Data技術戰略課長栗原貴之揭開序幕,他以科技與商業模式的結合為出發點,聚焦於NTT Data集團在大數據蒐集上的數位策略。

  首先是關於NTT Data集團的介紹,集團在包含台灣的全球51個國家地區共約有11萬名員工,每年會透過「NTT DATA Technology Foresight」預測社會與科技的趨勢。在2017年,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合作設計(collaboration design)等概念都被列舉為發展的關鍵重點。講者進一步解釋,在合作設計的概念中,如何從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的角度出發來規劃、解決顧客所面臨的問題尤其重要。

  關於日本在發展大數據上的背景,講者提到由於日本已邁入高齡社會,企業為解決社會面臨的課題,積極投入健康護理、生技醫藥領域的發展。然而,由於這些領域的發展需要有大量數據的支持,在現行社會的狀況與條件之下,一般大眾是否願意提供自身數據於企業仍存有很大爭議。因此,講者建議各企業必須積極處理大數據使用的安全問題,例如NTT Data集團做為數據管理的中繼站,致力於在兼顧安全性的同時,更加鞏固數據提供者與使用者雙方的連結。

  接下來是大數據蒐集與分析應用的實例介紹,例如集團研發出管理無人飛行載具之系統軟體「airpalette UTM」、自動管理蒐集用電資料的智慧電表系統,都是IoT相關的應用。講者強調,透過IoT來蒐集數據儼然成為一種新趨勢,但由於數據本身涉及敏感的個人資訊保護問題,如何兼具安全性的同時活用數據是IoT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最後,講者從科技與夢想的契合觀點,分享了他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想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個人對於夢想與課題解決的追求,為科學技術發展的原動力,技術並非走在個人的前端,而是被個人的智慧所運用,嶄新的技術乃為一種成就夢想的利器,用以解決個人在工作實務中遇到的困難。講者也認為,拓展與客戶的關係有助於創新構想的萌芽,如透過傾聽客戶需求來汲取靈感,再藉由討論逐步將理想付諸實現。

 

(演講二)

  第二場演講是由富士通人工智慧研究所鄭育昌以「與人協調、支持人類、以人為中心的AI」為主題,介紹AI系統的開發流程以及如何實際運用於各式場面中。

  講者首先談到多種AI定義及富士通的研發歷史,他指出大數據、電腦能力、演算法是近年來推動AI發展熱潮的動力。富士通追求打造「與人協調、以人為中心」的AI技術,期待自家的AI系統在隨著時代持續進化的同時,結合商品及服務精確地提供給消費者本身。他分別介紹富士通耗費30年以上所開發的AI系統Zinrai,概念源自於「疾風迅雷」,希望透過快速支援人類的判斷及行動,來帶動企業甚至社會的動態演變

  接下來是有關Zinrai開發流程的介紹:鄭博士提到該系統感測環境中相關信息,透過知覺與辨識、知識建構及判斷與支援等處理後進入驅動執行的階段。這個過程中即需要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強化學習等技術以及腦科學相關之研究支持

 富士通開發的AI系統技術被活用於各種場面中,如智慧監視系統、中文手寫辨識技術、對顯示人事物關聯性的圖形資料進行分析之深度學習技術、為掌握客服品質之個人音聲分析技術、與人類進行自然對話的對話型疑問應答技術、監控機器效能並預防事故發生之ODMA徵兆監控模式等。

  近年來,富士通也積極將AI技術帶入各業界中,例如在2015年,富士通與福岡機場合作,在機場內進行AI的模擬測試,藉由數據化機場內旅客之行動,調整安全檢查、出入境相關手續之櫃台數來改善旅客通關的不便及舒緩機場人潮壅塞的現象。而在醫療現場中也看得到AI活躍的身影,2016年,富士通與長崎市內某醫院進行實證研究合作,藉由AI大量蒐集糖尿病患者的病例,透過比對患者間的病情來協助醫師診斷。還有如整合病人資料的AMED(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臨床基因資訊整合資訊庫之相關研發,也在加速腳步當中。

 最後,講者提到富士通是以建構更安全、豐富、永續的社會為目標,今後也會秉持這樣的理念持續致力於科技的研發與應用。

 

(演講三)

  第三場的演講是由So-net Media Networks Taiwan林靜怡博士擔任講師,她以AI在商業上的應用做為切入點,介紹廣告市場上程序化購買(programmatic buying)的重要性與AI在廣告市場上的角色。

  首先,講者提到,廣告是一種介於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產物,目的是將商業資訊精確傳達給消費者。近年來,由於廣告所需處理的資訊量日益龐大,業界開始導入程序化購買模式,來提高廣告傳達之效果。即時競價機制(Real Time Bidding, RTB)就是一個應用的代表例。

  接下來,她表示網路廣告在企業的行銷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其中的展示型廣告(display advertising)在市場上競爭尤其激烈。有關網路廣告的操作,大多數的廣告主掌握了傳遞廣告的主導權,他們透過廣告技術(advertising technology)來追蹤、鎖定顧客,透過數據、視覺化顧客資料,主動接觸並投遞廣告於目標顧客群。

  講者進一步指出, AI在商業上發展的重點是數據分析、預測顧客行為等方面。廣告業界利用AI進行網站、顧客分析,透過掌握關鍵字紀錄或個人蒞臨網站等相關購物經驗,來分析民眾的生活模式及興趣。個人常在電腦及手機上接收到相同廣告的情形,即是AI在廣告行銷應用上的一種發揮。總而言之,AI不僅能協助企業掌握目標顧客群,更能對市場進行全面性觀察,透過掌握市場動態來預測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最後,講者期待未來有更多台灣人才投入廣告智慧化之發展。

 

(演講四)

  最後一場演講是由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副教授現任筑波大學台灣辦事處的大庭良介擔任主講人,他聚焦於生物科技領域的未來發展動向,介紹台灣與筑波大學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共同教育及研究之現況。

  首先,講者提到筑波大學與台灣在產官學界及民間互動良好,每年與台灣大學互派各超過100名交換學生進行學術交流。筑波大學的特色是國際性與開放性,每年主辦學術盛會「筑波全球科學週(Tsukuba Global Science Week)」,匯集包括60多位來自台灣的超過48國家共1800位研究者及學生,對台灣研究計畫、醫學人文研究及超越工業4.0的社會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

  另一方面,筑波大學為實現國際教育制度的理念,在2017年與臺灣大學、法國的波爾多大學 (University of Bordeaux)聯合推動國際三校農業生技與健康醫療碩士學位學程,目標是解決全球社會面臨的食糧與健康、疾病預防與治療等課題,以及培養學生建立跨文化的觀點與價值觀。

  有關AI在生物科技領域上的應用,講者提到筑波大學在20174月成立人工知能科學中心(C-AIR),聚焦於健康與生活、最先進的醫療科技、未來社會的構築等方面,同時致力開發支援人類的AI系統。人工知能科學中心集結來自跨領域的教授、研究者及學生,目前來自台灣的研究者亦共同參與其中。中心目標是透過AI技術將各種實驗數據加以整合並建立資料庫,藉以讓數據共享於各研究單位及企業,期盼透過此舉產出附加價值更大之研究成果。

  最後,講者提到筑波大學與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近期的共同研究計畫,隨著國際共同投入資金及人力之研究模式逐步成為世界主流,他期盼台灣在未來也能加入成為研究夥伴的一員。

 

<討論>

  四場演講結束後,台灣科學技術協會理事黄野銀介及德山喜政理事分別針對前後各兩場的內容再次精闢解說,同時邀請現場來賓提問。與會嘉賓對科技相關產業之發展動向提出獨到見解,現場討論氣氛熱絡。

  首先,有民眾對IoT安全性與企業的配套措施以及數據加密與駭客問題提出疑慮,NTT Data栗原貴之表示,有關大數據與個人資料保護,NTT Data是以非個人資料形式取得數據後,再由所開發之系統技術來解析個人資料的內容。數據加密雖然是一種保護資料的方式,但由於駭客入侵手法的日新月異,仍存在被破解的危險性,在寄望開發更先進技術的同時,各入口網站也須提高相當警覺性。

  駐日代表處科技組長洪儒生提到,呼應AI時代來臨,各界更應探討跨界人才投入AI產業的可能性,對於非資訊科技出身者須具備什麼條件來符合AI產業需求,懇請專家提供建言。

  富士通鄭育昌回應,置身AI產業的研究者,須秉持追求真理的決心、熱情以及吃苦耐勞的強韌精神力,由於AI相關研究往往是從最不起眼的枝微末節開始,在外界把AI包裝成華麗外表的同時,也應留意研究者實際工作情形未必如想像般耀眼。發展AI的關鍵在於取得數據,因此研究人員必須要與手握數據的相關企業進行多番交涉來建立長期穩定之信賴關係。有鑑於此, 投入AI產業的人才應深刻理解上述之工作性質並保有高度熱忱與韌性。

  So-net Media Networks Taiwan林靜怡接著表示,資料分析是影響AI發展的重要因素,廣告業者所處理的大多是原始數據,這與科技產業處理精確數據的性質有所不同。因此,為了提高原始數據的分析及處理效率,跨領域人才的加入有其必要性。

  筑波大學大庭良介指出,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可拓展大數據應用的可能性,如人與人相處上的臉部表情等非語言溝通的特徵,雖無法透過語言加以數據化,但卻對能賦予社會新價值之商業模式的未來之路,產生相當價值及影響力。因此,具備處理非語言溝通相關訊息能力的人才,在AI的未來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

  協會理事長潘振宇接著分享他在養老設施的見聞,提到在住進設施的老年人中,不乏有對平板電腦、AI等科技產物產生興趣者。因此,AI如何與高齡者互動是未來尚待解決的課題。

  針對上述之AI與人互動溝通的關係,NTT Data栗原貴之再次回應,AI技術發展至今,尚無法如同哆啦A夢般與人類溝通流暢無誤,然而近年已有研究開始探討藉由個人表情變化去洞察其內心思考的可能性,或分析個人聲音的品質與意涵。還有如數據化信息的相關研究也在進展之中。他指出,藉由AI來洞察高齡者的情緒表達是一個AI與人互動的應用實例。

  富士通鄭育昌補充說明,有關AI如何捕捉掌握個人的非語言溝通特徵,稍早在演講中提到的音聲分析技術就是一個例子,目前也有研究針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從個人眼球移動過程與決策反應時間來推估購買意願與喜好。總歸而言,AI相關研究正處於蓬勃發展的脈絡之中。

 有關AI數據的使用問題,So-net Media Networks Taiwan林靜怡回應,業者透過Cookie檔或行動裝置辨識管道,可取得使用者瀏覽網站之相關資訊。NTT Data栗原貴之則提到,目前日本出現管理個人資料的信託銀行,民眾主動提供自身數據於企業的模式成為一種新趨勢

  討論最後,協會理事黄野銀介分享了個人定義之AI人才適性的10項指標,依序為青春、語言能力、專業能力、意願度、靈活性、溝通表達能力、資訊處理整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安全意識、身心健康。他鼓勵符合上述條件的在場學生踴躍投入AI產業發展。

  討論過後,協會理事福山敏尭介紹了台灣科學技術協會的成立過程與願景,駐日代表處科技組說明了台灣的科技人才相關政策計畫「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IFT)、「博士創新之星計畫」(LEAP)。在稍後的懇親會中,台日交流氣氛熱絡。

 

(記錄:洪上婷)

 

更新日期 :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