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2-法律學門

編號

題目

作者

卷期

日期

1

法律學學門成就評估報告

葉俊榮

2.4

2000.02

2

國內法律學門期刊評比之研究

蘇永欽等

5.2

2004.03

3

《智慧財產權月刊》簡介

蔡練生

6.2

2005.03

4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簡介

中國國際法學會秘書處

6.2

2005.03

5

台灣法學會-一個人權、民主、法治的精神堡壘

台灣法學會

6.2

2005.03

6

台灣刑事法學會之回顧與展望

甘添貴

靳宗立

6.2

2005.03

7

中國國際法學會簡介

中國國際法學會秘書處

6.2

2005.03

8

法律學門專題研究計畫申請相關作業說明

林芳美

6.4

2005.09

9

第六屆東亞法哲學研討會介紹

顏厥安

7.3

2006.06

10

「法律學門學術研習營」規劃始末

黃昭元

8.2

2007.03

11

法律學門新任召集人

王泰升

8.2

2007.03

12

法律學門熱門及前瞻議題之研究

羅昌發等

9.1

2007.12

13

轉型、風險與緊急狀態-法學研究幾個趨勢發展

顏厥安

9.2

2008.03

14

制定「亞洲器官交易建言」有感

羅昌發

9.3

2008.06

15

普羅米修斯之火與個人自主性及選擇權的極限:生命科學對法學的挑戰

邱文聰

10.1

2008.12

16

淺論生物醫學研究中之利益衝突問題

劉宏恩

10.1

2008.12

17

「法律學門學術標準之比較研究與擬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昭元

10.1

2008.12

18

專書寫作計畫成果與經驗分享

徐揮彥

10.2

2009.03

19

法律學門2008年研究方法研習會議紀要

郝鳳鳴等

10.2

2009.03

20

一個法學界群體合作的典範—國科會《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經典譯注計畫的緣起、歷程與心得

吳信華

11.1

2009.12

21

史坦恩與我國社會法學的建構

張道義

11.2

2010.03

22

法律學門2009年公法類研究計劃發表暨學術研習會

郝鳳鳴等

11.2

2010.03

23

我的學思歷程

劉孔中

11.4

2010.09

24

2010年法律學門期刊評比報告

黃昭元

12.1

2010.12

25

讓法學看見經驗的世界:「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介紹

林執中

陳昭如

顏厥安

12.2

2011.03

26

著作權法與學術倫理面面觀

黃銘傑

12.2

2011.03

27

學思歷程分享

黃舒芃

13.3

2012.06

28

醫學研究與個人資料保護─以日本疫學研究為例

范姜真媺

14.2

2013.03

29

實證法學研究之基礎建設:「醫療糾紛判決資料庫」建置計畫

吳俊穎

楊增暐

陳榮基

14.2

2013.03

30

陸生納保行不行?外國人平等社會權法理初探

孫迺翊

14.2

2013.03

31

人權與法治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

許育典

14.3

2013.06

32

為自己、為臺灣從事學術研究

王泰升

14.3

2013.06

33

「2012智慧財產權、社會經濟生活與原住民族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黃居正

14.4

2013.09

34

「臺灣法理學會」加入「IVR國際法律與社會哲學學會

編輯室

15.1

2013.12

35

氣候變遷、氣候訴訟與氣候責任

許耀明

15.2

2014.03

36

氣候變遷與智慧財產權:後哥本哈根時代智慧財產權制度之角色與挑戰

許曉芬

15.2

2014.03

37

我的公法探索與困思

李建良

15.3

2014.06

38 文物藝術品攝影著作之著作權保護與利用 馮震宇 17.1 2015.12
39 求取平衡的研究倫理審查:憲法視角提供的啟示 陳仲嶙 17.3 2016.06
40 超越繼受、立足臺灣、邁向國際的法學研究前景 張文貞 17.3 2016.06
41 「探討給付著作權人的合理方式」國際研討會後記—兼論國際合作的一種模式 劉孔中 17.4 2016.09
42 2015年「全球變遷時代下的原住民族法制展望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蔡志偉 18.1 2016.12
43 法律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之研究報告 黃昭元 18.2 2017.3
44 對法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關係的一些思考 顏厥安 18.3 2017.5
45 從日劇「下町火箭」談學術夢想與學術倫理 黃舒芃 18.3 2017.5
46 雙重意識下的學術自由 陳昭如 18.4 2017.9
47 巨量資料相關應用的規範省思 劉靜怡 19.1 2017.12
48 資料流向與管控環節-個資保護ABC 李建良 19.1 2017.12
49 大數據應用下個人資料的法律保護 葉志良 19.1 2017.12
50 大數據時代之食品安全 林昱梅 19.1 2017.12
51 「人工智慧相關法律議題工作坊」簡介 劉靜怡 19.2 2018.3
52 關懷社會的刑法學探索 薛智仁 19.3 2018.6
53 法律學門專題研究計畫撰寫、審查重點等注意事項之提示 廖大穎 20.1 2018.12
54 New Brave World?AI與法學、哲學、社會學的跨界遇合 李建良 20.1 2018.12
55 AI與法律、哲學、社會議題跨領域對談(主題演講) 張澄清 20.1 2018.12
56 AI與法律、哲學、社會議題跨領域對談(金融科技場次) 曾秉倫 20.1 2018.12
57 AI與法律、哲學、社會議題跨領域對談(自駕車場次) 陳柏良 20.1 2018.12
58 人文大師下午茶‧林子儀所長介於規範與事實之間:法學研究的經驗與反思 陳柏良 20.1 2018.12
59 貧窮之訴(actio de pauperies) 顏厥安 20.2 2019.3
60 國際氣候變遷法制2.0:巴黎協議評析 許耀明 20.4 2019.9
61 國際人權法與氣候變遷的匯流 林春元 20.4 2019.9
62 公民.價值@AI論壇 李仲軒 21.1

2019.12

63 假訊息防制工作坊

陶振超

劉靜怡

21.1 2019.12
64 「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概念淺釋:從「精神哲學」到「精神科學」之集合概念 劉淑範 21.1 2019.12
65 從憲法核心價值出發,關注食品安全與資訊行政議題 李寧修 21.2 2020.3
66 人工智慧時代的個人資料與疾病控制 劉靜怡 21.3 2020.6
67 在瘟疫中思索自由 李建良 22.1 2020.12
68 憲法學及生命倫理帶給我的人生啟示 張兆恬 22.1 2020.12
69 COVID-19疫情之性別影響及法律與政策因應 張兆恬 22.2 2021.3
70 法學的理由與方法:2020法律學門研習有感 李建良 22.2 2021.3
71 跨領域法律人 林勤富 23.1 2021.12
72 「所有利害關係人」(Quod Omnes Tangit)與包含式的法治觀 顏厥安 23.2 2022.3
73 從「隱私保護」到「資料治理」 劉靜怡 23.3 2022.6
74 法律究竟是造就社會不公平、還是創設社會公平條件的工具? 孫迺翊 23.3 2022.6
75 後「太空發展法」時代的太空規範需求 黃居正 24.1 2022.12
76 我的一些心得分享 林建志 24.1 2022.12
77 你/妳不可不知的勞動權利 人文沙龍團隊  24.2 2023.3
78 梳理臺灣公法的演進 思索優化法治的出路 李建良 24.3 2023.6
79 人文社會科學的國際化:一個中年法律學者的跌撞經驗 吳建輝 24.4 2023.9
80 在順勢而為與逆向而行之間的學術自由 陳昭如 24.4 2023.9
81 國科會法律學門當前的困境與挑戰 劉靜怡 25.1 2023.12
82 我的民法之路 黃松茂 25.1 2023.12
更新日期 : 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