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25卷

  • 25-3-13【轉譯與新詮:人文社會議題的公共書寫】左手論文,右手評論:人社學者的公共書寫/黃俊儒

  • 25-3-14【轉譯與新詮:人文社會議題的公共書寫】關於資訊社會的「風水」問題/唐士哲

  • 25-3-15【轉譯與新詮:人文社會議題的公共書寫】「林野:力的交界」幕後告白/洪廣冀

  • 25-3-16【轉譯與新詮:人文社會議題的公共書寫】公共史學視角下的「世界記憶國家名錄」與臺灣/蔣竹山

  • 25-1-34【國科會112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除了幸運之外/黃柏僩

  • 25-3-17【轉譯與新詮:人文社會議題的公共書寫】既是科普也非關科普:公共書寫與社會參與/黃長玲

  • 25-2-12【學門發展態勢】藝術史教學場域之挑戰與因應/謝佳娟

  • 25-3-18【轉譯與新詮:人文社會議題的公共書寫】市場或國家之外的科普傳播模式,可行嗎?/王宏仁

  • 25-1-06【2023未來科技館─人文、運動、科技藝術技術展區】Omiyage:沉浸式視覺藝術互動系統/古倫維

  • 25-3-19【原住民族、淨零碳排與公正轉型系列講座】原住民族與碳權:從解殖的反思到發展的契機/陳亮妤、官大偉

  • 25-2-13【學門發展態勢】全球音樂史的寫作難題與臺灣的回應/楊建章

  • 25-3-20【原住民族、淨零碳排與公正轉型系列講座】藍碳與淨零:非典型藍碳生態系/劉少倫

  • 25-2-01【發行人的話】學術傾斜的處境中重估人類價值/蘇碩斌

  • 25-1-11【2023未來科技館─人文、運動、科技藝術技術展區】羽球運動新體驗:智聯網羽球場館解決方案/王振興、楊雅婷、許煜亮、江維鈞

  • 25-2-23【人文沙龍講座】人文天地─從一門帶著感覺走的必修通識課「踏溯台南」談起/人文沙龍團隊

  • 25-2-02【目錄】

  • 25-1-35【國科會112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運氣/蔡宗翰

  • 25-3-21【原住民族、淨零碳排與公正轉型系列講座】淨零碳排公正轉型研究與南島學術交流:新南向海外科研的經驗/葉采軒

共 116 筆資料,第 3/7 頁,
每頁顯示 筆, 到第
 
1 2 3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