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22卷

  • 22-4-18【人文沙龍講座】互文性的書寫行動:從明代蘇州的記憶爭辯談起/人文沙龍團隊

  • 22 卷 3 期 (6月)

  • 22-3-01【發行人的話】運動科研支持體育發展,強化產業鏈結/林明仁

  • 22-3-02【目錄】

  • 22-3-03【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跨文化、族群、物種的包容社會】疫情是種族歧視的一面照妖鏡:新住民與新二代面臨的困境與臺灣社會應有的省思/楊浩然

  • 22-3-04【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跨文化、族群、物種的包容社會】COVID-19疫情下的原住民族健康思考/謝若蘭

  • 22-3-05【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跨文化、族群、物種的包容社會】在怪物世為死者代言:後疫情時代的動物倫理再思/黃宗慧

  • 22-3-06【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跨文化、族群、物種的包容社會】找回「想像重建另類世界秩序可能性」的能力/李美賢

  • 22-3-07【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跨文化、族群、物種的包容社會】疫情之後:人民與政府關係的反思/譚偉恩、宋鎮照

  • 22-3-08【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跨文化、族群、物種的包容社會】「衣錦還鄉」抑或「壯志未酬」─後疫情時代臺灣人才回流與流失的思考/宋郁玲

  • 22-3-09【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健康醫療、數位人文、智慧教育的創新社會】後疫情時代的健康醫療與服務之關懷/吳肖琪

  • 22-3-10【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健康醫療、數位人文、智慧教育的創新社會】「防疫的科技公民」計畫簡介/彭松嶽、范玫芳、陳盈羽、潘美玲、蔡欣怡

  • 22-3-11【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健康醫療、數位人文、智慧教育的創新社會】疫情社會中的科學訊息傳播與教育省思/李松濤

  • 22-3-12【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健康醫療、數位人文、智慧教育的創新社會】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傳播─科技創新、智慧教育、與數位人文的觀點/陳聖智

  • 22-3-13【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健康醫療、數位人文、智慧教育的創新社會】疫情下的挑戰與契機─由遠距教學看自主學習/朱蕙君

  • 22-3-14【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區域均衡、能源轉型、韌性城市的永續社會】後疫情時代的環境經濟研究課題/蕭代基

  • 22-3-15【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區域均衡、能源轉型、韌性城市的永續社會】後疫情時代的能源轉型:臺灣與世界瞭望/胡均立

  • 22-3-16【後疫情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區域均衡、能源轉型、韌性城市的永續社會】對子孫的承諾─臺灣安全管理用過核燃料暨放射性廢物的國際距離/曾雅真

共 110 筆資料,第 2/7 頁,
每頁顯示 筆, 到第
 
1 2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