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名稱:
東沙島鳥類資源研析
計畫期程:
中華民國111年12月至112年12月
計畫主持人: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蔡若詩助理教授
計畫說明: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位於東亞−澳洲候鳥遷徙路徑上,鳥類族群以過境鳥為主,每年的 3-5 月及 9-11 月遷徙季節,是東沙島鳥類生態最豐富的時節。過境鳥大多僅在島上做短暫的停留後即繼續遷徙,故鳥類組成變化非常快速。根據歷年的鳥類生態調查,東沙島的鳥類已累積記錄約 300 種。本計畫為持續探討東沙島對於過境鳥類扮演之角色,將研究成果回饋作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鳥類保育策略擬定之重要參考。本研究於 2023 年 3-5 月及 9-11 月,每月登島進行全島鳥類沿線調查及繫放工作。調查累積成果共記錄 42 科 158 種加上 24 個分類群, 計 6463 隻次。 增加了 4 種東沙的新紀錄種,分別為緋秧雞(3月)、黑冠麻鷺(4月)、斑翅鳳頭鵑(5月)及東亞秧雞(9月)。其中繫放成果捕捉到 20 科 61 種和 3 個分類群,計 326 隻。彙整歷年可得之調查資料並比較各年間之生物多樣性,為避免受到樣本數、努力量、豐富度多寡等因素影響,運用稀釋與外推曲線(iNEXT)標準化樣本涵蓋率的概念,比較 5 個年份(2008,2009,2013,2015,2023年)資料的生物多樣性。結果顯示 2009 年的多樣性最高(202種), 依序為 2013 年(196種)、2023 年(184種)、2008 年(173種)及 2015 年(149種)。 鳥類多樣性在年間呈現波動,沒有明顯上升或下降的趨勢。從年份的樣本完整度顯示,持續增加調查努力量,每年還可以再增加至少 25 種以上。 各月份之生物多樣性比較結果,10 月的多樣性最高(197種),依序為 5 月(181種)、4 月(174種)、11 月(158種)、9 月(152種)及 3 月(127種)。 建議未來規劃每 3-5 年調查一次,並針對樣本完整度最低的 5 月規劃較高的調查努力量,以掌握東沙島鳥類變動之趨勢。
計畫成果:
多過境鳥會利用樹林和矮灌叢活動,每次調查會依照現場環境狀況、果樹結果情形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架網地點。水鳥網與陸鳥網架設位置與環境類型如圖一。
圖一、霧網架設地點分布圖。
彙整沿線調查、繫放及補充調查資料,將三種方法取最大值代表該月的鳥種數量(圖二、圖三)。
圖二、各月份總調查物種數與隻次。
圖三、3 月至 11 月優勢種數量排名。
東沙島歷年調查從1990年開始,12個年度有完整的鳥類名錄,涵蓋不同季節,但每年還是能調查到新紀錄種,顯示東沙島的鳥類群聚在年間有一定的變動,但增加新紀錄種的幅度已經漸緩,表示東沙的鳥種數已漸漸達到飽和(圖四)。
圖四、東沙島歷年累積鳥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