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

計畫徵求專區

本功能可查詢本會對外公開徵求中之計畫,點選計畫主題名稱可查看該計畫完整徵求資訊。
【提醒】申請補助者如屬「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2條及第3條所稱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並有該法第14條第2項規定情形者,請填寫「 身分關係揭露表」提送本會

計畫主題 計畫重點 徵求階段 徵求期間 計畫類別 計畫領域
公告徵求 2027年臺灣-奧地利(NSTC-FWF)雙邊協議國際合作研究計畫 (2026/01/22截止受理) 公告徵求 2027年臺灣-奧地利(NSTC-FWF)雙邊協議國際合作研究計畫 (2026/01/22截止受理) 1. 國科會與奧地利科學基金會(FWF)共同補助雙方研究人員,依共同研究主題及具互補性之專業知識,共同合作進行本項計畫。
2. 雙方必須密切整合研究內容,並均有科學性的投入,以共同完成預期計畫目標。雙方所提出申請案之計畫名稱(Title)必須相同,研究內容依不同專長得有所差異,但均須符合各自國家科技發展目標。
計畫書 114年11月4日至
115年1月22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115年度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畫徵求公告 115年度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畫徵求公告 女性在科學及技術領域研究的實力堅強且具貢獻,但因受到不同階段的外在挑戰,不斷從研究領域流失。為擴大女性研究量能,本會特規劃徵求「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畫」,鼓勵及支持女性投入科學及技術研究生涯,擴大女性研發能量,提升我國整體科技發展動能。 計畫書 114年11月3日至
115年1月7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國科會115年度特約研究計畫補助案 國科會115年度特約研究計畫補助案 (一)個別型研究計畫,包括計畫主持人研究表現與執行計畫能力、計畫主題之重要性與創新性、研究內容與方法之可行性、預期完成之項目與成果及經費與人力之合理性。
(二)整合型研究計畫,除個別型研究計畫之審查重點外,並包括整合之必要性(總體目標、整體分工合作架構、各子計畫間之相關性及整合程度)、人力配合度(總計畫主持人之協調領導能力、各子計畫主持人之專業能力及合作諧和性)、資源之整合(各子計畫所需各項儀器設備之共用情況及研究經驗與成果交流構想等)、申請機構或其他單位之配合度及整合後之預期綜合效益等。
計畫書 114年11月3日至
115年1月7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國科會115年度專題研究計畫補助案 國科會115年度專題研究計畫補助案 (一)個別型研究計畫,包括計畫主持人研究表現與執行計畫能力、計畫主題之重要性與創新性、研究內容與方法之可行性、預期完成之項目與成果及經費與人力之合理性。
(二)整合型研究計畫,除個別型研究計畫之審查重點外,並包括整合之必要性(總體目標、整體分工合作架構、各子計畫間之相關性及整合程度)、人力配合度(總計畫主持人之協調領導能力、各子計畫主持人之專業能力及合作諧和性)、資源之整合(各子計畫所需各項儀器設備之共用情況及研究經驗與成果交流構想等)、申請機構或其他單位之配合度及整合後之預期綜合效益等。
計畫書 114年11月3日至
115年1月7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115年度優秀年輕學者計畫徵求公告 115年度優秀年輕學者計畫徵求公告 培植已任職於我國科研機構之優秀年輕學者,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地深化其研究實力,達到科學突破與實務應用。 計畫書 114年11月3日至
115年1月7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115年度青穗計畫徵求公告 115年度青穗計畫徵求公告 計畫內容應符合下列至少一項研究方向,並依研究方向檢附相關合作經驗或學術表現以供審查:
(一)前瞻科研探索:具原創性或突破科學既定思維之研究,亦包含既有理論、方法或議題之挑戰或延伸,提出具科研創新價值之研究成果。
(二)國際鏈結合作:引領並鏈結國際社群之創新研究議題,透過與國際研究團隊或機構之交流合作,提出國際合作研究成果或爭取國際研究資源,促進國際學術影響力之提升。
(三)跨領域合作:針對當前或預期之社會、產業或環境議題,整合多元學科觀點,提出跨領域合作研究成果,並進一步發展具體解決方案。
(四)技術落地應用:聚焦新興技術突破與應用,透過與產業或應用場域之早期合作,提出可轉化落地之創新研究成果,並進一步導入產業應用與商業化。
計畫書 114年11月3日至
115年1月7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公開徵求115年度「科普產品製播推廣產學合作計畫」 公開徵求115年度「科普產品製播推廣產學合作計畫」 公開徵求「科普產品製播推廣產學合作計畫」(以下稱本計畫),鼓勵大專校院及學術研究機構與媒體業者合作製播、推廣高品質科普產品,擴大科普知識傳播,提升國民科學素養,相關重點說明如下:

一、本計畫分為「科普影視產品製播類」及「科學傳播推廣類」,檢附計畫徵求公告1份。
二、申請機構應與具影片製作專業之科普合作企業組成團隊,並依規定簽署利益迴避聲明書。
三、請依計畫徵求公告所列之「申請方式」,至本會專題研究計畫線上系統「學術研發服務網」辦理申請作業;並請詳閱作業要點:
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list/3d29e5f6-17bd-4dc3-94c2-f3d234a8893b?l=ch。
四、計畫徵求公告「申請方式」中已明定,申請書須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包括申請機構核准計畫主持人與科普合作企業合作之公文、科普合作企業資格證明、財務證明、配合款預算明細及評價證明等,務請統整於「三、研究計畫內容」(表CM03)之末檢附;如需範例參考,請至前揭作業要點網頁查閱「申請機構查驗科普合作企業資格及配合款評價清單及證明文件之簽陳範例」。
五、為利撰寫計畫申請書時,闡明補助經費、企業配合款占比、製播及推廣費用配置,以利後續審查,徵求公告書「申請方式」中已明定,申請機構應依「研究計畫內容」(表CM03)附件「申請經費預算表」範本填寫。另科普影視產品製播類計畫之製片、監製、導演、編劇應為已確定人員,並檢附合約或合作意向書;其他已確定之製作人員亦同。
六、請申請機構彙整送出並造具申請名冊1式1份,經有關人員核章後,於114年12月31日(星期三)前函送本會提出申請(請彙整造冊後專案函送),逾期不受理。
七、依作業要點第九點規定,本計畫申請案未獲核定補助者,不得提出申覆。
計畫書 114年10月29日起
開放申請
人才培育 跨領域/不分領域
115 年度技專校院與私立大學校院實務型研究專案計畫徵求公告 115 年度技專校院與私立大學校院實務型研究專案計畫徵求公告 本計畫補助分為二類別,徵求主題不限領域。「一般研究型」著重於專業領域之應用研究;「跨域實作型」強調跨域合作與解決方案導入場域驗證:

(一)一般研究型:
需從事與產業升級或社會應用等議題相關之實務研究,並提出可行之應用方案,以利產業及社會導入應用,展現技專校院與私立大學校院教師之實務研發能力並培育實務研發人才。

(二)跨域實作型:
以解決產業需求或社會多元應用為導向,落實學校與合作機構在技術開發、資源共享、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強調「技術+場域」雙向結合,鼓勵技專校院或私立大學校院師生組成跨領域/跨系所之研究團隊,與合作機構共同研發、驗證並培育實務人才。
1. 由不同領域(跨系所)教授組成跨域研究團隊,包含至少一位共同主持人(與計畫主持人分屬不同領域或不同系、所),以確保跨域合作之實質性。
2. 邀請至少一家合作機構共同參與,針對合作機構所面臨之升級瓶頸或痛點,進行跨域合作研究(瓶頸或問題如具產業共通性者尤佳),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並進行場域驗證和技術導入,以利合作機構應用。
3. 合作機構應提供實作場域(含設備),供解決方案進行場域驗證及學生現場實作,學生實作內容與解決方案相關者優先。
4. 合作機構:依我國相關法律設立登記之法人、廠商、醫事機構、非營利機構等具有權利能力者,並於申請書內檢附合作機構合作意向書及設立(許可)登記證明影本。
計畫書 114年10月17日至
115年1月30日
產業或民生應用 跨領域/不分領域
國科會工程處115年度「工程科技中堅躍升研究計畫」徵求公告 國科會工程處115年度「工程科技中堅躍升研究計畫」徵求公告 為厚實學術研究人才能量,鞏固工程科技優勢領域,並鼓勵發展特定領域與關鍵前瞻技術,進行長期及系統性之研究,以期完善工程領域中堅學者之科研進階,獲得具突破性及深遠影響力之研究成果。 計畫書 114年10月23日至
114年12月15日
學術研究 工程技術
115年度「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卓越計畫」徵求公告 115年度「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卓越計畫」徵求公告 一、鼓勵具研究潛力之優秀學者結合跨領域之研究能量,並促進國際學術合作鏈結,進行前瞻議題之研究、發展研究新領域或探索國際性核心議題,未來期能培植傑出學者與研究團隊,厚實學術研究人才之研究能量,獲得突破性及具深遠影響力之學術研究成果。
二、研究計畫可為個別型或單一整合型,且皆鼓勵計畫主持人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提出申請。如為單一整合型研究計畫,總計畫及子計畫應合併成一案由總計畫主持人提出申請。
計畫書 114年10月23日至
115年2月6日
學術研究 人文科教
公開徵求115年度「科普活動計畫」 公開徵求115年度「科普活動計畫」 國科會公開徵求「科普活動計畫」(以下稱本計畫),鼓勵辦理多樣化的科普活動,將科學知識變成易懂的實驗與演示,讓民眾親近科學,體驗生活中的科技應用。
一、活動計畫應設定受眾之主要年齡層,如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及以上之學生,以及一般民眾等,以提供符合受眾需求的科普內容,並應以開放報名參加方式辦理為原則,惟如因主題需要,得設定參加民眾年齡層以外之背景條件。
二、本計畫鼓勵為女性、原住民、新住民、身心障礙者等族群規劃科普活動,提供學習科學的機會,以縮短學習落差。
三、計畫主題請擇一進行規劃,計畫徵求內容有調整,請詳閱徵求書。
計畫書 114年10月16日至
115年1月21日
人才培育 跨領域/不分領域
公告徵求 2026年臺灣-瑞典 (NSTC-SSF)雙邊科技合作研究計畫 公告徵求 2026年臺灣-瑞典 (NSTC-SSF)雙邊科技合作研究計畫 1. 太空科技 (Space Technology)
2. 量子科技 (Quantum Technology)
3. 無人機及機器人 (Drone/Robotics)
4. 第六代行動通訊6G (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
5. 半導體科技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6. 綠能科技 (Green-energy Technologies)
7. 神經科學 (Neuroscience)
8. 海洋探測科技 (Marine/Ocean-Exploration-Technology)
9. 生醫製藥 (Biotechnology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10. 人工智慧 (AI-System Technology)
計畫書 114年10月3日至
115年2月11日
學術研究 工程技術
生命科學
自然科學
公告徵求 2026 年臺德(NSTC-BMFTR)人工智慧學術合作研究計畫 (114/12/12 截止申請) 公告徵求 2026 年臺德(NSTC-BMFTR)人工智慧學術合作研究計畫 (114/12/12 截止申請) 1. 基礎與方法:
 (1)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
 (2)先進與混合 AI 模型(Advanced and Hybrid Models)
2. 領域應用:
 (1)智慧製造/工業 4.0 (Smart Manufacturing / Industry 4.0)
 (2)智慧農業/農機應用(Smart Agriculture / Farming Machines)
 (3)模擬與物理模型中的 AI 應用(AI in Simulations / Physical Models)
構想書 114年9月23日至
114年12月12日
學術研究 工程技術
115 年度「卓越領航研究計畫」徵求公告 115 年度「卓越領航研究計畫」徵求公告 1. 計畫內容之創新性、前瞻性、國際競爭力。
2. 計畫目標以自然科學領域內具優勢或永續發展目標為優先。
3. 計畫主持人之研究成果,以近5 年優先考量。
計畫書 114年9月24日至
114年12月15日
學術研究 自然科學
國科會同步徵求2025-2026年歐盟「生物多樣性(Biodiversa+ : European Biodiversity Partnership)」跨國多邊合作計畫,pre-proposals申請期限至2025年11月7日 國科會同步徵求2025-2026年歐盟「生物多樣性(Biodiversa+ : European Biodiversity Partnership)」跨國多邊合作計畫,pre-proposals申請期限至2025年11月7日 本會參與歐盟Biodiversa+計畫,與歐洲各國同步公開徵求計畫,細節請參閱Biodiversa+網站(https://www.biodiversa.org/)隨時更新之英文版公告訊息為準。 計畫書 114年9月22日至
114年11月7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國科會工程處115年度學門主題式計畫「AI大型語言模型推動化工數位轉型應用」徵求公告 國科會工程處115年度學門主題式計畫「AI大型語言模型推動化工數位轉型應用」徵求公告 工程處針對國內外產業現況之技術缺口、領域前瞻重點目標以及學界的優勢研發能量,推動之重點議題如:「AI 大型語言模型推動化工數位轉型應用」,申請人研提之計畫內容必須符合該主題所列之主要研究議題,研究團隊應著重於技術之創新性與前瞻性、產業及社會民生之效益、以及國際上之影響力,並訂定明確技術規格,各研發項目、挑戰目標及各項審查、考評規範請參閱附件 1。 計畫書 114年9月15日至
115年1月7日
學術研究 工程技術
115年度「精準物質操控:解碼淨零碳排與精準健康的關鍵機制」 115年度「精準物質操控:解碼淨零碳排與精準健康的關鍵機制」 本計畫徵求之研究重點分為二大研究領域:
一、高效能源再利用及負碳策略技術:此領域可涵蓋但不限於碳捕獲與再利用、平價高效能之新穎觸媒催化劑、氫能技術、及高效率能源轉換技術的創新研發,以提高能源再利用、碳捕獲的效率或降低能源轉換過程中的能耗。這些技術旨在推動能源轉換效率提升,進而實現淨零碳排放的長遠目標。
二、精準健康診療技術:專注於開發能夠精確預防和診療潛在疾病的方法。透過高精度的健康診斷與治療科學方法,包括但不限於利用先進的分析技術手段,實現對疾病的早期診斷、預防和個人化治療,從而根據針對個體差異進行精準健康管理。
構想書 114年9月4日至
114年11月26日
學術研究 跨領域/不分領域
自然科學
公開徵求2026年國科會與英國國家學術院(NSTC-BA)雙邊小型研究計畫,至2025年11月5日申請截止! 公開徵求2026年國科會與英國國家學術院(NSTC-BA)雙邊小型研究計畫,至2025年11月5日申請截止!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與英國國家學術院(British Academy, BA)為鼓勵臺灣與英國雙方研究人員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進行合作研究,於2000年簽署合作協議,公開徵求臺英雙邊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交流計畫(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and Mobility, IPM Scheme);自2017年起雙方協議停辦IPM計畫,啟動臺英以小型研究(Small Research Grant, SRG)為基礎之雙邊研究人員交流計畫。本案屬1年期計畫,惟,台英雙方同意後最多可展延1年,且不得為與其他研究機構洽談合作、或為出席其他項國際學術研討會為訪問目的。 計畫書 114年9月3日至
114年11月5日
學術研究 人文科教
共 22 筆資料,第 1/2 頁,
每頁顯示 筆, 到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