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人(1):科教國合司鄭慧娟研究員 電話:(02)27377472 E-mail:hccheng1@nstc.gov.tw
聯絡人(2):全球事務與科學發展中心GASE張華玲 電話:(02)33662007#216 E-mail:lindahualing@ntu.edu.tw
科技部今(5)日假臺灣大學校總區校史館,舉辦「當千里馬遇見伯樂—2019年美國影藝學院『科學技術成就奬』馬萬鈞博士返臺交流會」,邀請馬萬鈞博士向青年朋友分享自身經驗,與在場觀眾進行交流及經驗分享。
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執委單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於上月初(2月9日)頒發之「科學技術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s),由馬萬鈞博士及所合作的南加大團隊獲獎,馬博士亦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臺灣人。科技部旋即邀請馬博士返臺,舉辦進行千里馬計畫、Google 及南加大團隊合作經驗、與此次得獎經驗之分享。
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致詞時,鼓勵年輕朋友效法馬萬鈞博士的精神,善用資源並走入國際,使己身潛能得以激發。馬萬鈞博士亦將獲獎獎狀複本贈予科技部及臺大指導教授歐陽明,以感謝一路以來的支持與指導。
馬萬鈞博士於經驗分享過程,道出其進入臺大資訊系至接觸視覺特效後的發展,從藉由臺日交流獎助金赴日本研習,到獲科技部千里馬補助計畫前往國外深造,馬萬鈞博士強調在這些因緣際會中,「勇於發問」以抓住機會,是其一路能夠受到許多貴人幫助的原因。馬博士也透過其以八年攻讀博士的經驗強調,若能將眼光放遠,花費時間投身於有興趣的領域,將會在往後回首時感到值得。
陳良基部長在與馬萬鈞博士的對談中,詢問馬博士投身視覺特效領域的契機和臺灣相關產業的發展的想法。馬萬鈞博士建議,影像處理作為近年的熱門產業,各國多已端出租稅補助政策,故若主政者願意給予資源支持,將能帶來諸多有利的幫助。
馬萬鈞博士2008年自臺大資工系畢業,本次以「基於球體上的偏振漸層光源臉部捕捉特寫技術(Polarized Spherical Gradient Illumination Facial Appearance Capture Method)」,與美國南加大(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團隊一同獲得此項殊榮。此技術近年應用於多部好萊塢電影,如《鋼鐵人3》、《阿凡達》、《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玩命關頭7》等20多部電影,亦用來拍攝美國歐巴馬前總統的白宮畢業照。
科技部官方臉書今晚20:00-21:00亦將直播陳良基部長與馬萬鈞博士,就本次獲獎科技、研究及未來相關產業發展進行深入對談。科技部官方臉書:https://zh-tw.facebook.com/www.nst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