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08年10月22日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聯絡人:楊李榮副研究員 電話:(02)2737-7549
E-mail:lryang@nstc.gov.tw
看電影時是否曾留心「臉」的特寫畫面?臉部畫面帶給你什麼感受?臉部畫面究竟有什麼魅力與特殊涵義?本次人文沙龍講座邀請橫跨影像、性別、文學三大領域的專家、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張小虹特聘教授,以其研究成果與經驗,並藉由剖析知名導演蔡明亮的作品《臉》、《你的臉》,以及台灣之光導演李安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帶領大家一同進入「臉的世界」!
本次講座張教授將會剖析導演蔡明亮2009年的劇情長片《臉》,當時法國羅浮宮規劃拍攝第一部珍藏電影,從多位導演中選中蔡明亮。蔡導演運用羅浮宮的達文西畫作《施洗者聖約翰》作為素材,並將其背後的聖經故事編寫為劇本。2018年,導演蔡明亮從「國外的臉」拍攝到「台灣的臉」,拍製完成電影《你的臉》。當時蔡導演在台北街頭尋尋覓覓,最終選定13張臉,以「凝視」作為主軸,並用特寫鏡頭呈現在電影中。
除此之外,張小虹教授特以導演李安2016年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為案例,該部電影以120格、3D、4K高科技規格進行拍攝,因為高格數、高解析度可使電影的表達意涵更加豐富,另外又藉由臉部特寫主角比利·林恩等人的畫面,呈現劇中錯綜複雜的情感與意義。而透過導演蔡明亮及李安的作品,張小虹教授將帶領觀眾,進行影像的倫理與情感思考。
張教授長年深研女性主義文學與文化研究,探討身體美學、時尚美學、社會政治等多元面向,也擅長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大眾分享研究精髓,曾先後出版文化評論與散文創作集,如《情慾微物論》(1999)、《絕對衣性戀》(2001)、《穿衣與不穿衣的城市》(2007)及《身體褶學》(2009)等書。
在學術方面,張教授曾多次主持科技部研究計畫,包括:「身體——城市」、「佔領與代現的美學政治」、「影像的思考」等,並在2011年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她的研究探索影像、國家結構與個人之間的權力及情感關係,例如在「身體——城市」研究計畫中,對當代華語電影中三位重要導演──王家衛、蔡明亮、侯孝賢的作品,進行背景探討並闡述城鄉疏離感。又或者是在「影像的思考」研究計畫中,透過侯孝賢、蔡明亮、李安在21世紀創作的影像文本,探討影像中的思考翻轉,創造新的哲學概念與美學感受。
「電影的臉」講座時間為10月22日(星期二)下午1點30分至3點20分,地點在國立金門大學方水金講堂,特別邀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擔任主持人,並邀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唐蕙韻擔任與談人,歡迎對影像美學感興趣的朋友們蒞臨參加這場精彩的講座,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
活動網站|https://web.nstc.gov.tw/Humanitiessalon/2021/2019-10.htm
線上直播|http://bit.ly/2L6qltr
更多精彩影片|https://bit.ly/2H0DZ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