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及園區業務司 聯絡人:林冠儀專員 電話:02-2737-7981 Email:kylin@nstc.gov.tw
Techstars首次舉辦全球70國連線談防疫新創
科技部為提升臺灣科技新創全球競爭力,除設立TTA新創基地、整合創業生態圈資源外,亦積極與國際科技新創加速器Techstars、MOX、Sparklabs、IAPS及BE Capital等合作鏈結國際資源,讓臺灣科技新創躍上全球舞台。
其中Techstars串聯全球70國新創生態圈夥伴,藉由54小時不斷線的黑客松競賽,各區決選具代表性的防疫科技新創後,進入全球20強總決賽。優勝團隊除能獲得美金一萬元奬金、發掘全球防疫市場商機,另有機會獲得Techstars 50萬美金投資,讓臺灣科技新創有機會為全球防疫需求貢獻一己之力。
科技部特別與Techstars聯手,讓臺灣成為本次全球線上競賽中唯一有官方單位參與的國家,整合政府與民間、國際能量,讓臺灣科技抗疫經驗躍上國際,並特別舉辦賽前培訓,邀請到史丹佛大學防疫醫療政策研究所(Center for Policy Outcomes and Preven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王智弘(C. Jason Wang, MD, PhD)副教授與科技部陳良基部長對談,讓臺灣科技抗疫實力被全球看見。
科技部聯手史丹佛公衛專家全球直播台灣科技抗疫經驗
陳部長表示,科技部自從 17 年前 SARS 後,補助約 200-300 個實驗室、培育 1000 多位研究人員,建立對抗新興感染症病毒關鍵技術、防疫平台,因此在這次疫情中表現亮眼。藉由補助中研院團隊加速研發快篩試劑、將病毒檢測時間縮短至 15 分鐘,及輔導學研新創團隊如柏勝生技發展可攜式檢測平台,在丹麥臨床試驗靈敏度高達 9 成。
同時,科技部藉由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資料平台,蒐集科研、語音、醫療與資訊安全等資料,另整合醫療影像與AI創新研究中心等專案所建立的多樣化數據,置於開放平台供研究者、業界人士下載取用或用於提供加值服務,讓臺灣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及超前部署的科技實力為全球解決問題。
史丹佛大學醫療政策研究所王智弘副教授曾於本年3月在權威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撰文讚揚臺灣防疫作法。王副教授表示,台灣政府經歷SARS疫情之後建立了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充當直接溝通的作戰指揮點,更迅速制定並實施了至少124個行動項目清單,包括從機場和港口進行邊境管制,使用新數據進行病例識別、隔離,並強化打擊假信息及教育社會公眾,值得各國學習參考學習。
TTA打造臺灣科技新創平台 投入全球抗疫行列
TTA臺灣科技新創基地除鏈結我國與全球新創生態圈,更積極整合資源建立平台,協助新創於人工智慧、軟體及半導體等領域的應用發展,並能因應全球疫情需求快速投入防疫行動,如整合臉部身分辨識、區塊鏈溯源追蹤技術的業安科技yallvend,從布建台灣口罩智能販賣機出發前進全球抗疫國家,及奈米觸媒電化學技術製造高活性氧消毒水,開發全球首創不需添加化學藥劑的消毒家電的「創淨科技ELECLEAN」,為隨身消毒噴霧機快速擴建10倍的產能,以供全球多達十餘國的抗疫需求等案例,積極展現Taiwan Can Help地球公民的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