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53次園區審議會核准投資案

發稿日期:108年5月31日

產學及園區業務司 聯絡人:徐倉國 電話:(02)2737-7217 E-mail:tgshyu@nstc.gov.tw

 

科技部科學園區審議會第53次會議於今(31)日於科技部召開,會中通過5件投資案,投資總額計新臺幣(下同)5.7億元,包括生物技術產業之友荃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南科分公司、精密機械產業之新力旺智慧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光電產業之元豐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竹科分公司及電腦及周邊產業之富泰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蘭科學園區分公司、立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宜蘭分公司。此外尚有喬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入區案、7件廢止案、9件增加產品及營業項目案,另有10件增資案,合計增資15.0435億元。

 

一、友荃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南科分公司(設立於南部科學園區之高雄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1.4億元,主要生產氫美氧生機。
本案公司以全球首創技術電解純水,產生氫、氧分子氣體,並經調控系統調整產生適合人體的氫氧比例,產品目前於高醫進行3項動物實驗,及於長庚醫院進行1項人體實驗,以驗證氫氣中和人體自由基之成效。此外,氫美氧生機之技術已於日本、台灣與大陸取得專利,並榮獲國家安全品質標章,亦與日本簽訂技術授權合作,預計此產品將成為健康保健的新風潮。

 

二、新力旺智慧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園區之台中園區)
本案本案投資金額2.1億元,主要研製模組化流水線生產設備、人工智慧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人工智慧物聯網製造教案及人形機器人等,本案公司以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起家,在業界發展逾10年,服務範圍遍及海峽兩岸各大企業與各種產業別,因業務需要,逐漸將事業版圖拓展到自動化設備、人工智慧、工業物聯網及機器人。

本案公司致力於建立基礎技術,從根基建立技術壁壘,目前主要核心技術包含:高扭力智慧馬達、模組化軟體定義流水線、高度模組化運算農場、切合傳產需求之深度學習模型及直立行走雙足機器人機構與步態。特別在人形機器人部分,行走姿態為非屈膝型行走,較傳統機器人更類似於真人,平衡感更佳,能源消耗量更優於傳統機器人,可開發用於智慧陪伴、STEM教學、競技專用或特殊客製化機器人,相當具有發展前景。

 

三、元豐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竹科分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竹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1億元,主要投入小型/微型發光二極體的微組裝產品、光電及微光電產業的微組裝技術服務。
目前小型/微型發光二極體為新一代顯示技術,且未來顯示潛在市場龐大,惟目前產業界尚缺乏能推動小型/微型發光二極體量產的巨量移轉關鍵技術。本案技術團隊透過掌握微小電子元件之微組裝技術,可提供具有快速精準的選擇性巨量移轉,及正負電極間距數十微米的微電性連接技術解決方案,目前已與多家LCD、LED面板廠合作開發,相關技術可應用於穿戴裝置、手機、車用、各種尺寸LCD背光及大型室內超小間距顯示看板。
本案公司為國內LED 知名公司百分之百投資的子公司,提供巨量轉移技術開發與商品化,為國內科技業重要之LED/LCD 產業供應鏈之一,微型發光二極體作為人工智慧、物聯網時代重要的關鍵零組件,可望成為我國顯示器產業升級的關鍵之鑰。

 

四、富泰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蘭科學園區分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宜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9億元,主要投入AI inside60+數字貨幣技術生態系開發,以及設立人工智慧高速運算中心。
本案公司將FPGA晶片組嵌入AI人工智慧演算法、區塊鏈技術等元素,開發AI inside60+數字貨幣技術生態系之各項系統服務如:數位資產IDC託管中心、匯率避險交易系統、CND數字貨幣結算中心、eyeball exchange跨多邊交易所、Thin AIOT computer、全球智能合約工廠等,可促使數據更加智能、交易帳本更加安全,深具創新優勢。
未來進駐宜蘭園區將結合晶片、高密度伺服器到AI高速運算中心的場域驗證,建立國際標準化的開放平台服務模式,針對銀行、金融機構、信託及數字交易所等國內外客戶提供全新的結算、交易、對沖避險等智慧金融服務。

 

五、立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宜蘭分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宜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3億元,主要投入具雲端存取應用服務之加密記憶體產品開發。
現今資訊傳遞技術快速發展,資訊安全之重要性更顯迫切,資訊外洩或竊取所造成的損失往往都難以補救,以致在業界、政府及軍事單位對加密記憶產品皆有廣大需求。本案公司以自有NAND Flash控制架構、演算法與加密技術整合,開發具有內建資料加密功能之軍規等級記憶卡、行動儲存及固態硬碟產品,並結合應用軟體App開發及雲端存取功能,達到資料保密與雲端安全備份雙重目的。
本案公司透過本身軟硬體及系統整合技術能力,將硬體加密技術整合於儲存設備上,除可為企業、政府等單位提供專案客製服務,亦可將加密儲存產品普及化擴大至個人消費者市場,未來結合既有電商及實體銷售通路,產品極具競爭優勢。

更新日期 :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