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休士頓辦事處科技組 聯絡人:游慧光組長 電話:+17138403857 E-mail:tiffany@nstc.gov.tw
科技部新聞組 聯絡人:宋昂南專員 電話:(02)2737-7282 E-mail:mlsung@nstc.gov.tw
在科技部經費補助及德州僑界、學界鼎力支持下,駐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與德州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Texas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TTBA) 於本(12)月1日及2日於德州農工大學共同舉辦第四屆德州生物科技研討會,以點亮生技製藥供應鏈的演算法為主題,並融入人工智慧、資料科學、生物資訊於生技醫藥與創新應用進行討論,吸引超過150位來自美國各州與臺灣生技產官學研專業人士共襄盛舉,為臺美生物醫藥研討一大盛會。
駐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組長游慧光博士全程參與兩天盛會,並在會中與年輕學人暢談科技部積極推動國際科研創新合作與年輕學者培育計畫,闡述哥倫布和愛因斯坦培植等計畫內容並剖析臺灣學術發展的機會,延攬優秀海外人才回臺貢獻所學。游博士也和與會人士熱烈討論臺美在生物醫藥合作機會與了解年輕學子們的生涯規劃。
研討會由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院士演講拉開序幕,主題完整涵蓋新藥開發、疫苗研製、醫材儀器創新與疾病(登革熱)控制等研究與成果。梁院長詳細解說藥物開發的流程與挑戰,展示多項國衛院藥物研發進度成果:目前已成功研發五項新藥及兩種疫苗且取得新藥臨床試驗審核通過,展現臺灣於生技醫療研發的堅強實力,冀其成功經驗能勉勵臺灣海外學子與研發人員更上一層樓。臺灣AI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也親臨現場,分享其傳奇的人生經歷,大學二年級創立批踢踢實業坊(PTT),以非商業、開源、公開言論空間等特色成為臺灣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註冊人數超過150萬的網路論壇平台。其後於2003年人類基因體定序完成後,加入美國聯邦衛生研究院所主導的基因體研究計畫,發展基因序列分析與癌症基因自動化檢測等研究,引領全球基因體研究發展至今。2017年以微軟亞太區首席研究總監等經歷和豐富的人工智慧經驗,回臺創立非營利導向的臺灣AI實驗室,期望帶動臺灣人工智慧和軟體產業發展。短短兩年內已成功利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建立腦部腫瘤診斷輔助、肺部影像診斷肺結核、鏡檢影像判讀瘧疾原蟲、人工智慧分析整合醫療文獻及心臟超音波品質監測等獨步全球的成果,為傳統生技和醫療領域注入跨時代的技術與視野。研討會也特別邀請到於健康醫療領域著名全球的創投基金Vivo Captial合夥人馬海怡博士與全場聽眾分享超過四十年藥物、化工企業經營與管理的豐富歷程,並以人格性向測驗結果為例,闡述「認識自我、實踐未來」的職涯經驗,如何在龐大生技產業鏈中依照自身性格與優勢尋找定位。馬博士最後以母親的角色,分享如何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期許大家在專心投注事業時,不忘均衡全人發展。
此次研討會藉由演講與座談會的方式,由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與年輕學子暢談學術研究、創業歷程、職涯發展、生技醫療創新,讓與會者一窺美國各地與兩岸健康醫療產業發展之展望,掌握臺美生技之脈動。TTBA已為美南地區最堅實的臺灣生技社群,亦將持續推動臺美生物科技交流合作機會並嘉惠海外臺灣生技界年輕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