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全國亞美研究會議:「亞美文學中的情感與照護」(徵稿中)

徵稿啟事

全國亞美研究會議:「亞美文學中的情感與照護」


時間:2025年1月9-10日(周四、周五)
地點: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一樓會議廳、會議室

歐美所自1990年代以來提倡亞美文學研究迄今已有三十年,雖然我們持續耕耘,並定時舉行國內及國際會議,行之有年,但近年來,國內亞美研究的熱度似乎有所下降。因此,我們希望組織一場國內研討會,一方面匯聚中青生代的學者互相交流,另一方面也企圖從情感和照護的角度切入,思考亞美文學如何回應這兩個當前的重要議題。

從David Eng’s Racial Castration和Ann Cheng’s Melancholy of Race 開始,情感或情動一直是理解亞美文學與亞裔社群的重要入口,母女情結與移民經驗總是相互纏繞,湯亭亭和譚恩美的早年作品對此皆有深刻的著墨。Cathy Hong Park’s Minor Feelings: An Asian American Reckoning更是近年亞美研究的重要作品,亦有中文譯本《我受傷,故而我存在》出版。其中的母女關係,食物與跨國家庭聯繫可引申出世代與跨國照護(care)的思考。相關的文本亦不限於此。Karen Tei Yamashita’s Letters to Memory、Viet Nguyen’s Sympathizer、Elaine Castilo’s America Is not the Heart等,都頗有可觀之處,值得學者挖掘。台灣學者劉文的新作Feeling Asian American: Racial Flexibility Between Assimilation and Oppression更是指向了情感在亞裔面對同化與壓迫之間發揮的作用。更為深入的理論性與歷史性研究,亦有Christian Klein’s Cold War Orientalism、Jeffrey Santa Ana’s Racial Feelings或Catherine Ceniza Choy’s Empire of Care: Nursing and Migration in Filipino History、Valerie Francisco-Menchavez’s The Labor of Care: Filipina Migrants and Transnational Families in the Digital Age以及Y-Dang Troeung’s Refugee Lifeworlds: The Afterlife of the Cold War in Cambodia可供參考,從移動的議題延伸到照護勞動、冷戰歷史與殘障研究。因此,我們希望以「情感與照護」為題,邀請大家來進一步討論這個主題。相關的子題大致如下,但也不限於此:

Racial Melancholia and Minor Feeling
Generation, Memory, and the Politics of Care
Feeling and Identity
Transnational Affect
Negative Affect and Racial Formation
Post-Identity Fiction
Ethics of Work and Care
Cold War history and post-Cold War formations

同時,關於國內及中文世界亞美研究成果的專題評述與回顧研究也非常歡迎。會議後,我們也會循往例將會上發表的論文,經修改與審查後,編輯成冊出版。

意者請於2024年6月30日前寄交題目和摘要,至tseng63@sinica.edu.tw。我們將於七月底前公布與會名單。

附加檔案

更新日期 :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