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 聯絡人:湯卿媺研究員 電話:(02)2737-7557
E-mail:cmtom@nstc.gov.tw
科技部今(107)年7月在臺中推出「2018科技山手線.連結你我的AI基地」暑期科技展,活動獲得廣大迴響,成功帶給民眾新興科技的全新體驗。為延續這股科技浪潮,擴大全國科普推廣,促進科教創新,科技部續推出「科技山手線.航向蘭與綠」暑期移展活動,於8月20日及22日分別假蘭嶼蘭恩文教基金會及臺東縣立綠島國中隆重登場。
科技山手線 加開外島新航線
「科技山手線」旨在響應「大台中山手線」的積極開創精神,希望透過地方科普活動的接力扎根,突破城鄉差距,普遍提升大眾的新興科技素養及興趣。首場活動假「中部科學園區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舉行,匯集科技部「第三期高瞻計畫(HIGHSCOPE) (註一)」與「科轉計畫(FORESEEING) (註二)」研究成果,結合中科AI基地的AI創客自造活動,展示數位設計、人文創意、人工智慧、智慧生活科技、綠能科技以及奈米科技等領域之創新教學資源,帶領民眾飽覽最新科技動態、體驗創新科技應用。為有效結合計畫成果落實地方科普活動,科技山手線加開外島新航線,要將新興科技創新教學資源帶進蘭嶼、綠島等地,期能帶給當地民眾與學童一場今年夏天最炫最趣味的新興科技導覽與體驗!
中科AI基地創客自造資源 融匯科技與文化
「科技山手線」結合中科AI基地的人工智慧技術推廣之火車頭角色,應用其豐富多元的AI創客自造資源,成功大幅提升科技山手線活動的科普領航效果。本次活動將呈現中科AI基地的「火流星機器人」-做為首部國產AI伺服馬達(智慧型馬達)機器人,其從基礎的舞蹈、打鬥動作到擴充後的伏地挺身、跳舞、打太極皆能輕鬆達成。此外,還包含12軸仿生「小舞獅機器人」,其不只能以程式語言增加動作功能,更以正宗舞獅外觀發揚臺灣本土文化。虛擬與實物的匯聚,人形與獅身的組合,使得本次活動宛如一場融匯創新與傳統、文化與科技的盛會。
高瞻VR、AR創新教學 席捲外島校園
高瞻計畫結合新興科技主題及Maker Movement (自造者/創客運動) 理念,投入跨學科學校特色課程研發,成果豐碩且亮眼。比如政大附中團隊的「VR-高空體驗」、「VR-土石流」及「VR-能階躍遷」以VR (虛擬實境)模擬高空環境、天災現場、原子能階躍遷概念,讓體驗者置身極端環境、化身電子,親身學習自然的奇詭與物理的概念。南科實中團隊的「悠遊諸羅」整合VR、AR (擴增實境)技術,揉合嘉義景點及國中自然領域課程,創造寓教於樂的密室逃脫關卡。其中,「高一多元選修-機器人機電整合課程」獲獎無數,展示學生操縱精密機械、實作卡祖笛及木箱鼓的過程。
前沿(綠能及奈米科技)多媒體教材 引發島嶼環境新啟示
臺灣外島富有綠能資源,正待社會重新察覺並善加利用。前沿科轉計畫帶來豐富的多媒體教材,引發島嶼民眾對於環境資源的新啟示。比如「波浪發電大進擊」、「給我一個穩」、「離岸風力發電」等互動式電子書展示島嶼應用綠能發電的現實技術及未來藍圖。「二氧化碳減量攻略:捕獲、封存與再利用」電子書、「鈣迴路碳捕捉的沉浸式VR情境科普遊戲」及「能源與農作桌上遊戲組」將帶領民眾一窺藏匿在我們生活周遭的生質能源。從發電、用電到充電,「追日系統」解析陽光如何不漏接。告訴您夏天防曬如何選擇不困難,「紫外線防禦科技動畫」展示奈米鑽石塗層吸收/反射UVA及UVB的顯著功力。另包含有動手轉動「螢光膠滾滾樂」創造白色光源、「新式供電動畫及電子書」展示電子元件的隔空充電技術、「人造血動畫及電子書」揭開奈米鑽石製作人造血的精妙歷程等。
另類的暑假出遊 加入 Science Sightseeing!
蘭嶼、綠島同屬觀光景點,暑假更逢舉家同歡、親子同遊的旺季。本移展活動特選蘭嶼、綠島地區辦理,提供在地居民、全國大眾一個暑假出遊的另類選擇。歡迎大家加入知性的科學觀光(Science Sightseeing),敬邀蒞臨「科技山手線.航向蘭與綠」!
【備註】
1.註一:高瞻計畫(HIGHSCOPE)全名是「新興科技融入中學之創新課程發展研究」。
2.註二:科轉計畫/前沿科技轉化計畫(FORESEEING)全名是「前沿科技創新教育資源研發暨應用推廣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