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 聯絡人一:吳俊傑司長 電話:0936-096-699
聯絡人二:尤水輝博士 E-mail:shyou@nstc.gov.tw
科技部於今(6)日上午,率領由國內外24位學者專家所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登上南沙太平島進行科學研究勘查活動。國際學者包括來自美國的Timothy Byrne教授與Anne L. Cohen博士、來自日本的Tetsuo Nakazawa博士與Kosuke Ito教授、以及來自加拿大的James D. Reimer教授。這是首度有國際學者登上太平島,與國內學者共同規劃未來在南海區域的國際科學合作研究。
科技部及其前身–國科會–從民國93年起,開始補助南海區域的科學研究計畫,包括地質地物、海洋、大氣、人文地理等地球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並在東沙與太平島上建置地震與氣象觀測站,用來提供全球科學研究團隊主要觀測資料。而蔡英文總統於105年7月19日上任後的首次國安高層會議中,亦明確裁示科技部要開放科研名額,由相關部會邀請國際學者到太平島,進行地質、地震、氣象、氣候變遷等國際科學合作研究。據此,科技部便積極在105年11月成立南海國際科學研究中心計畫辦公室,建置全區整合研究平台,推動與南海周圍各國的國際科學合作研究,鼓勵國際學者到東沙及太平島進行在地國際研究。
南海是東亞最大的邊緣海,被我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汶萊以及中國大陸等所環繞,不僅富含豐富的海洋資源,也是東亞重要的航運管道,近年來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而太平島位處我國境最南端之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大型環礁上的西北角,居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太平島長1,360公尺,寬350公尺,面積約0.51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天然島嶼。
科技部亦已於9月4~5日上午,在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思亮館國際會議廳舉辦「南海國際科學研究論壇」,共計約1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學生參加。論壇中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地質地物、大氣與海洋環境科學等環境科學相關議題,分享在南海地區的合作研究經驗與成果,並針對各議題進行深入意見交換,對於未來在南海地區的國際科學合作研究,提出建議與規劃,期望能全面深化科學研究成果,進而吸引國際人才,促進國際學術及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