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11年5月26日
產學及園區業務司 聯絡人:曲明玉科長 電話:(02)2737-7978
Email:mirichu@nstc.gov.tw
打造產學研豐沛新能量,拓展國際市場新價值
科技部科研產業化平台整合相關科研創業計畫,遴選出38組新創團隊參展InnoVEX 2022,在「科研成果產業化專區」精彩呈現臺灣厚實的科技創新研發能量。今(26)日在Pi Stage舞台舉辦「科研創新成果發表會」,邀請到被譽為「矽谷創業之神」的橡子園顧問陳五福董事長、全球最大內容推廣平台Taboola研發部副總裁的俞寧寧,以及在臺灣創投圈支持早期新創不遺餘力的達盈管顧方頌仁創辦人,一同針對學研新創如何發揮優勢、取得投資人青睞及鏈結國際市場與資源等,進行對談,並給予參展新創團隊寶貴建議。
此外,為鼓勵臺灣的學研團隊拓展國際市場之能力,本次「科研創新成果發表會」,初選9組參展團隊參賽,全程以英文簡報,期望透過競賽現場發表團隊的創新理念及成果,同時更吸引國內外創投及業界人士的關注。
科技部致力推動「科研新創」發展生態系
科技部林廣宏主秘表示,近年來科技部為學研新創規劃執行許多方案,包含推動「科研創業計畫」、「科研產業化平台」、建置Taiwan Tech Arena (TTA)南北據點,帶領我國優秀新創團隊前進國際舞台,協助鏈結國際市場與投資人,希望為臺灣學研新創搭建一個友善的科技應用與發展環境,匯聚臺灣從學研銜接至產業的產學合作和創新創業能量,打造完整的科研創新創業生態系。
學研新創搶攻AI、資安、精準醫療及運動科技服務商機
科研成果產業化專區匯聚國內38組優秀學研團隊及新創公司,分別來自AI、生技醫療、大數據、智慧農業、綠色科技等熱門產業主題,如: 臺灣大學王偉仲教授與臺大醫院廖偉智醫師團隊「MeDA Lab」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全自動化偵測胰腺癌的人工智慧電腦輔助偵測 (CADe) 工具。臺北醫學院曾健華醫師創辦「復原生醫」開發隨身型肺復原裝置系統,協助呼吸道患者藉由物理性自主訓練,促進呼吸順暢度,尤其適合新冠肺炎病患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未來將以感測器紀錄結合AI診斷,加速落實醫療數位轉型。
陽明交通大學陳添福教授領軍的「優智能」,在智慧製造領域能提供完整的產品服務,其中Shoku-AI (調校職人)能將複雜產品模型與參數調校優化,建立可幫助資料擁有者自主設計 AI 解決方案的友善平台。陽明交通大學黃經堯教授創辦的「邊信聯科技」,鑒於資訊安全愈趨重要,團隊以快速AI與積木式晶片優化平台,建構跨平台的邊緣運算推論服務系統,可視用戶端需求將資料分層揭露。
另為配合政府大力推展運動科技,臺灣科技大學姚智原團隊研發出DVS影像姿態辨識,以類似人眼視覺神經的方式紀錄動態的事件,其中VR射箭360度全景實境模擬訓練,可給予選手視覺與聽覺的沈浸式體驗。
科技創新改變未來
科技能提升生活、友善環境,更能改變未來,科技部積極協助學研團隊將創新技術轉譯,並輔導孵化衍生新創公司投入商業市場,期許學研機構厚實的研發實力,能為提升民眾生活、產業升級、改善環境等長遠目標注入永續發展的新能量。
科研創新成果發表會貴賓合影,左起為達盈管顧創辦人方頌仁、Taboola副總裁俞寧寧、科技部主秘林廣宏、電腦公會總幹事杜全昌、科技部產學司副司長涂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