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年11月20日
本案聯絡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 魏淑美助理研究員 電話:02-2737-7179
說到女性哲學家,您的腦海中會浮現哪些名字?透過他們的觀點,女性的力量與視角如何引導我們追求美好與善的幸福人生。本次國科會《人文沙龍系列》線上活動特別邀請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吳秀瑾,帶領大家探詢女性哲學家在歷史的聲音與所開創的世界。當女性哲學家致力於尋找人類道德活動的核心時,面對戰爭、墮胎等複雜的社會議題,他們的觀點又能帶來哪些獨特的契機與洞見,講座中將一一深入探討。
「女人在搞什麼」反諷評語源自杜魯門學位爭議事件
先從1956年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的榮譽博士學位爭議事件切入,「女人在搞什麼」(Women are up to something)是當年針對此爭議的一句反諷評語,主要批評以女性哲學家伊莉莎白・安斯康姆為首的抗議行動。當時英國牛津大學欲授予杜魯門榮譽博士學位,但杜魯門在二戰期間為加速終戰決定對日本廣島及長崎投擲原子彈,安斯康姆於是發起抵制行動,要求牛津大學停止授予杜魯門學位。安斯康姆將相關的哲學探討寫成《意圖》一書,被譽為現代哲學的里程碑。當時除安斯康姆,還有提出著名「電車難題」的菲利帕・露絲・福特、進行相關哲學研究的瑪麗・米德格雷瑪與艾瑞斯・梅鐸等。這群女性哲學家針對社會現況提出多元的哲學思辨方向,其論述至今仍是後代社會得以借鏡的寶貴內容。
當不同聲音進入哲學領域:女性道德哲學觀的獨特性
吳秀瑾的研究專長涵蓋當代哲學、科學哲學、女性主義哲學,透過自身母職角色的轉變,對女性哲學家提出的道德哲學觀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他認為女性哲學家在探討戰爭、墮胎、安樂死,乃至於愛情與多元婚姻等各種情感關係的社會脈絡時,必須更全面考量行為者的意圖、理由、價值與自然的善,甚至須根據「母育和平政治」理念,規劃具體的「和平教育」概念。為探究生命的意義,哲學思辨須透過體育、音樂、數學、歷史等不同領域的串連與跨域整合,才能找到更多元的答案。
「不同的聲音:女性道德哲學觀」YouTube影片首播時間為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下午2點。本次演講將爬梳女性哲學家們所要做的事:尋找人類道德活動的中心所在,以追求美好與善的幸福人生為中心點,畫出最大可能的圓周。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透過線上收看,一起參與並探索這些「不同聲音」中的哲學洞見。
播放時間|2025.11.21(星期五)下午2:00
頻道連結|https://www.youtube.com/@nstcsalon
活動網站|https://nstc-salon.mystrikingly.com/blog/100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umanities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