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土醫療新發現- 電腦輔助手術導航系統 輔助脊椎手術與齒顎重建手術

在國科會經費全力支持與補助之下,成功大學機械系方晶晶教授與成大醫學院合作研發「電腦醫學影像輔助齒顎重建手術」、「電腦輔助脊椎鑽孔導航系統」,除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也提高手術安全性,是本土醫療的突破,該項電腦導航計畫,同時經成大醫院林瑞模醫師和王東堯醫師應用於臨床上。 方晶晶教授主持的「虛擬實境與多媒體研究室」,投入電腦導航輔助手術研究,她的電腦輔助手術導航系統可以讓許多高危險的手術降低風險,讓困難度高的手術增加準確度,方晶晶教授也因應不同的需求,而有客製化的設計。 「電腦輔助脊椎鑽孔導航系統」係利用電腦輔助找出安全鑽孔方位,設計導引鑽孔輔助件,協助醫師在缺乏足夠影像資訊情況下,成功將骨釘植入安全方位,降低憑經驗手感所引發的不確定性結果,也減少因誤傷脊椎神經與血管的風險。 這個研究是利用數理幾何學的方法配合醫科解剖學理,融入專業醫師臨床經驗,進行電腦輔助鑽孔導引件自動化形成製作,於臨床上提供骨釘安全的植入方位,在臨床試驗之階段中,進而分析術後結果,將能預測手術之結果,並大幅度縮短手術時間及降低手術風險。 同時,她的另外一套系統是整合電腦醫學影像輔助齒顎重建手術,方晶晶教授將其稱為導航咬合器(navigational articulator),簡稱Narticulator,是整合電腦醫學影像手術計畫與光學齒模置位追蹤裝置的新型正顎產品,可以建立三維模型,做手術前計畫與分析、手術中導引,術後追蹤分析。 目前市面上並無專為正顎手術計畫開發的手術器材,口顎外科醫師勉為其難使用齒列矯正用的器械,卻屢屢誤差與失真,導航咬合器就是專為正顎手術計劃而開發,亦可衍生應用於顳顎關節異常(TMJ)、小耳症、顏顎面骨整形的病例。方晶晶教授研發團隊已有自製光學導航系統經驗,只需重製符合正顎計畫精度要求的設備,可降低未來上市銷售成本,再者未來系統的維護也無需假外人之手。 方晶晶教授的研發成果,能提供更有效率、更高品質的相關重建手術的輔助性工具,開創出新穎的醫療工程技術,無論是設計輔具、3D 鑽孔應用等,都能提升本土化醫療軟體與技術,不讓歐美行銷世界的醫療技術專美於前,建立本土醫療進步的重要指標。 此外,該研發團隊以個人電腦自行研發醫療影像軟體及專業手術計劃系統,一般性功能不輸於醫院中搭配醫療掃描儀器的工作站系統,或是在個人電腦上價格仍是高昂的醫學影像觀視軟體,專業功能更是可以取而代之。這項研發成果可提昇國內醫療水準,嘉惠病患,更可落實推動醫療軟體與跨領域研究整合本土化之目標。
更新日期 :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