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記者會新聞資料
從老年經濟保障看生育意願
主持人:國科會 張副主委清風
報告人:淡江大學經濟學系
林彥伶助理教授
101年4月18日
國科會新聞稿
從老年經濟保障看生育意願
研究成果發表
101.4.18
台灣目前是為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馬總統認為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須提升至「國安層級」妥為因應,不能等閒視之。過去有許多研究探討造成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主要針對女性的教育程度、薪資、與勞動參與率等社會經濟特徵因素。然而二十世紀末期,這些女性的社會經濟特徵在許多高度開發國家的發展皆已達到一定的階段,甚至已經趨緩,但生育率卻沒有隨之趨緩,仍然在持續下降。
在行政院國科會經費支持下,本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討在少子化、老年化浪潮下,老年經濟保障的提升是否會改變生育觀念,進而對生育意願造成影響。過去在老年經濟保障程度不夠安全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的生育觀念是養兒防老,因此生育愈多,愈能提高老年生活的保障程度;當老年經濟在社會福利日益健全下愈加穩定時,養兒防老的觀念將會逐漸弱化,取而代之的生育觀念是育兒成本的考量,此改變將可能衝擊生育意願。本研究的實證結果顯示,老年經濟保障政策對適育年齡者的生育意願確實存在影響,且老年經濟保障政策愈強化時,影響程度愈大,形成現階段生育率難以提升的原因之一,辜負老年經濟保障政策的美意。若生育意願遲遲無法提升,將會加深社會老化的程度。
因此,基於老年化社會已成為全球趨勢,強化老年人口經濟照顧的必要性愈來愈高,本研究欲藉由評估老年政策的影響後,提出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即「老年政策與生育政策不可分割!」 過去兩項政策是分頭進行,未來若能在保障老年人口經濟生活的同時,亦能誘發生育意願,使不致形成相互排擠的影響,便能在照顧老年人口經濟生活與刺激生育、舒緩老年化程度之間取得相互扶持的關係。而這必須在老年經濟保障與生育意願之間搭建一個相輔相成的機制,將生育的經濟誘因機制規劃於老年經濟政策之中,讓生育觀念回歸到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