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及園區業務司 聯絡人:張可微助理員 電話:(02)2737-7938 E-mail:kwchang1@nstc.gov.tw
科技部科學園區審議會第61次會議於今(30)日於科技部召開,會中通過12家投資案,投資總額計新臺幣(下同)31.27億元,包括電腦及周邊產業之神達數位股份有限公司;通訊產業之利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電產業之中光電智能感測股份有限公司及和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精密機械產業之已成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力興鍛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術產業之奈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分公司、啟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竹科分公司、禾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柏瑞醫股份有限公司及云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南科分公司;此外尚有優美特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備查1案、3件廢止案、5件增加產品及營業項目案,另有2件增資案,合計增資1.68億元。
一、中光電智能感測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竹南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2億元,主要提供MEMS技術之感測元件、模組與解決方案,產品包括加速度感測器元件、壓力感測器元件、光學掃描元件、工業4.0預知保養解決方案等。本案公司以感測元件作為核心,並與中強光電集團發展之雲端服務/人工智慧/自動控制/混合實境等技術結合,可為工業4.0、智能家居、智能運動、穿戴裝置、智慧製造及智慧城市等新興領域提供應用方案,更期望能串聯區內智慧服務業之上下游廠商,建立起智慧服務產業的完整生態體系。
由於感測技術為工業4.0之基礎,相關競爭產品規格限制多、價格高、無法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本案可發展自主化的感測元件及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協助產業解決進口與規格限制等瓶頸,更可加速推動臺灣製造業智慧化與數位轉型。
二、和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竹南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8億元,主要研發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二極體、分佈式反饋雷射二極體及PIN/APD 光感測二極體。
本案公司產品是5G、物聯網、數據中心應用、3D測距、微投影技術及國防工業的關鍵零組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低耗能及光源不易發散之優點,可應用在安全監控、行動裝置生物辨識、數位醫療、電競筆記型電腦、紅外線觸控面板、車用感測與車用光達及無人機等,產業鏈版圖廣大。
目前國內多為晶圓代工,本案公司可補足國內產業長期缺乏中游高頻紅外線雷射晶片廠的拼圖,刺激上下游產業整合,建構出完整解決方案,對整體產業自主性、技術提升及人才培訓皆有正面助益。
三、奈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分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竹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45億元,主要開發具備高檢測靈敏度、檢測速度快、操作簡易之光感測檢測儀器及光感測生物晶片。
本案公司開發之「光感測生物感測儀」,擁有超高靈敏度、操作簡易與微型化之優勢,可有效補足現行檢測儀器之不足,目標提供市場精準、即時且低檢體量之即時診斷裝置,引領免疫及分子檢測領域市場進入下一檢驗世代。公司未來進駐新竹科學園區,將結合新竹科學園區機電領域之優勢,整合成完整群聚效應,帶動廠商跨域開發數位醫療與周邊產業,提升台灣生醫/數位醫療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四、已成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竹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2億元,主要研發合金粉末、超硬合金管、合金塊材及提供機械加工與材料分析服務,屬於特殊合金製品與技術服務,為國內原創之合金開發團隊,保有高性能、低成本之競爭優勢,是國內少數具有實績且長期深耕於金屬研發的新創團隊,極具創新性及市場潛力。
本案公司主力產品為射出機及工具機的關鍵零組件,不僅帶動射出成型機、金屬加工機等機械產業朝高階製品發展,也有助於金屬表面強化等耐磨耗材料的自主開發,為國內金屬產業持續拓展學、研技術效益,培育金屬產業高端人才與實務結合,提升國內關鍵金屬材料自主性,並有效推升精密產業發展。
五、啟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竹科分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竹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2億元,主要產品為新型美白效用複合物、光熱穩定型抗自由基複合物及新型抗菌複合物。
本案產品原料皆取自沉香,公司掌握關鍵萃取技術,針對不同部位的藥用功效進行研發,將具有抗菌、美白、抗氧化效用應用於保養品、化妝品及清潔用品等,香味特殊非人工香料可媲美。
本案公司與國內及多國契作沉香林,皆有合作的沉香木場,取得重要的原料來源優勢,屬於高經濟價值高利潤產業,能與同業或各行業的合作,並藉由與大學合作開發,在培育人才上提供研發環境及機會,共同合作開發中草藥等植物萃取的產業。
六、神達數位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竹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15億元,主要開發先進的智慧導航、影像及車用電子等產品。
本案公司長期專精於手持及車載導航裝置、工業用手持式平板電腦、車用電子及車聯網相關產品之開發,累積之關鍵技術包括各種平台設計規範、作業系統、設計語言及追蹤系統等。隨車用電子智慧應用需求及自駕車時代來臨,本案產品奠基於過去行車記錄器及車用導航產品之成功經驗,搭配車聯網、安全輔助駕駛等新興應用,不僅促進國內車聯網相關產業之附加價值,亦可帶動國內汽車產業供應鏈轉型及車用電子相關產品智慧化應用,串起產業鏈的完整性,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市占率,亦將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智慧應用具體實現在你我生活俯拾即「視」之處。
七、禾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生醫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8億元,主要從事開發加速器硼中子捕獲治療(A-BNCT)醫療設備、放射治療定位床、A-BNCT治療計畫系統及輻射屏蔽規劃服務。本案公司係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國立清華大學的技術移轉,由漢民科技所屬集團以半導體設備產業實力支持高端醫療設備產業之發展而成立,並已與臺灣知名醫學中心合作建置臺灣第一台A-BNCT設備並進行臨床試驗計畫。
由於全球對癌症放射治療設備之需求持續成長,本案A-BNCT醫療設備為最新的放射治療設備,結合藥物而具有標靶癌症治療功能,由於對於質子能量的要求低於質子治療設備,本案具有低成本高療效的優勢,有助於降低病人負擔費用及擴大可治療人數。後續配合醫療AI影像診斷的腫瘤辨識技術優勢與標靶含硼新藥開發,以此A-BNCT醫療技術平台更可精進全方位癌症醫療技術,提升醫療品質,進軍國際醫療服務,促進我國精準醫療產業蓬勃發展。
八、五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生醫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2億元,主要開發細胞基因與治療平台。
本案公司主要提供精準醫療所需的各種資料管理與分析的工具,協助醫療院所或研究中心,給予標準化與客製化的資料搜集方式。本案公司產品定位為一整合性的精準細胞治療服務,借由系統及技術的整合以及大數據分析下,提供醫師更多的治療方案以期提高治療的成功率,同時將兼顧細胞病理檢測分析及建立GTP工廠,提供細胞治療一條龍的服務模式,產品具有創新性。公司未來進駐生醫園區,將可提供系統化服務,並可培養醫材領域軟體設計、病理分析及品質系統建置之人才。
九、柏瑞醫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南部科學園區之高雄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32億元,生產產品為「智慧化多功能理學檢查站」及「引導系統及醫療影像數據分析系統」。「多功能理學檢查站」以3D影像演算技術為人體建模,並結合生物電阻抗分析,可獲得身體肌肉質量之數據,藉此可做為肌少症之評估;另「醫療影像數據分析系統」應用於子宮頸癌抹片影像辨識,採用公司自主研發的AI類神經網路學習模型,可提高準確度與辨識速度,現已與醫院合作進行臨床試驗。公司已專利布局美日陸台,其醫療用數位化分析及AI演算法技術,可協助國內外疾病篩檢服務。
十、云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南科分公司(設立於南部科學園區之高雄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1億元,生產產品為微型「生理檢測儀」。該產品主要是利用光學及電極感測器,量測多項生理指標,且可隨身攜帶與監測;公司自行研發之演算法技術可分析人體的生理數據,此外獲得的數據亦可經由無線傳輸及雲端分析,與醫院合作提供診斷建議。公司產品現已行銷歐美日,而在國內已與許多電商平台合作銷售,專攻智慧醫療中的行動健康管理市場,使民眾能享有高品質的健康管理服務。
十一、利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園區之台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1億元,為無線通訊專業技術廠商,公司致力研發無線通訊相關產品,並以ADI自有品牌無線電產品行銷於全球各地,產品項目涵蓋無線電、無線緊急呼叫系統及無線電閘道器及OEM&ODM等,積極開發各類無線電相關產品,建立國人自主研發無線通訊整合系統,提供國內外產業對無線通訊的需求。
因應近年物聯網發展與通訊平台整合之需求,本案公司透過VoIP(voice over IP)技術整合無線電通訊,可搭配手機App使用,提供許多通訊方案無法達成之服務優勢,另所研發之無線電閘道器搭配無線電、伺服器以及軟體,將展示更創新的產品介面和應用層面,將讓整個閘道器市場應用層面更加寬廣。
十二、力興鍛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園區之二林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3億元,研發冷鍛、溫鍛、熱鍛綜合鍛造技術,使本案公司能承接的產品廣度大為提升,產品可應用於汽車、自行車、電動工具、五金零件等領域,未來將整合CNC加工、熱處理等製程提供更完整的服務。
本案公司累積35年的鍛造經驗,關鍵技術及模具係自行開發,也透過產學合作開發複動化模組鍛造技術,具備省料化、精密化、無毛邊、縮短加工時間等優勢。全球車廠近年來要求零組件材質輕量化及高強度化而選用鋁材或高合金碳鋼,本案公司均有能力滿足,目前已成功將產品銷往保時捷、賓士、豐田等國際知名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