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08年4月19日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聯絡人:楊李榮副研究員 電話:(02)2737-7549
E-mail:lryang@nstc.gov.tw
在閱讀經典書籍的過程中,是不是常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內容?又或者是打從心底產生「有讀沒有懂、有看沒有理解」的鬱悶感?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又座落在哪裡呢?4月份科技部人文沙龍講座特別邀請經典研究達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呂妙芬老師一起來交流閱讀經典的樂趣與小撇步!
本次講者呂妙芬老師的研究領域為明清學術思想史,尤其是針對儒學傳統中的「理學」有深入鑽研。在這次講座,呂老師將以儒家經典《孝經》與北宋理學家張載的〈西銘〉為範例進行探討。除此之外,呂老師時常從社會政治背景、宗教色彩等層面認識理學家的作品與處境,並進一步理解經典書籍之中的奧秘,讓此領域的研究有了立體的風貌。她在2018年發表的期刊論文——〈耶穌是孝子嗎?明末到民初漢語基督宗教文獻中論孝的變化〉,即為跨宗教與理學研究的一例。呂老師指出:「經典本身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意涵,也會引導甚至限制人們的理解與作為。」因此,該用什麼樣的角度認識、理解經典,以及在不同時代潮流的影響之下,人們對於經典的解釋有哪些異同之處,其實是一門極大的學問。
1997年進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服務的呂老師,曾執行多項與《孝經》相關的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包括「《孝經》與晚明文化」、「明清政治文化中的孝經論述及相關實踐」、「明清之際的關學與張載思想的復興」等,並於2011年出版《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專書,也發表多篇期刊論文如「〈西銘〉為《孝經》之正傳?——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本次講座將研究所得與大眾分享。
「經典與人的互動」講座時間為4月23日(星期二)下午3點至5點,地點在中原大學瑞麗堂全人村中棟2樓,特別邀請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柯惠鈴擔任主持人,以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史甄陶擔任與談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這一場精彩的對談講座,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
人文沙龍官網:https://web.nstc.gov.tw/Humanitiessalon/2021/20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