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想像力,掌握未來關鍵的學習!

教室是靈感的遊樂場,學生瘋玩想像力! 知識,是過去經驗的總和,如何解決得了未來的問題?能引領未來的關鍵在於「想像力」! 有鑒於此,從2010年開始,臺大土木系執行國科會為期三年的想像力培育計畫,將臺大土木系大一必修課程「工程概論」進行徹底大改造;課程引入獨特的「IDEAL想像力訓練法」,引導學生突破既有知識框架、強調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能解決未來的問題。上課方式從單向授課,改變成學生自己動手做工程設計(圖一)、然後才和老師討論可行性與未來性。 臺大土木系康仕仲教授表示,現有的知識已無法解決未來的問題,他說:我們以前沒有網路、甚至沒有電腦,但現今社會卻無法一秒鐘沒有電腦,透過網路,整個世界咫尺天涯,人類的生活習慣被徹底改變了。同樣地,未來的世界是什麼模樣、會有什麼問題和需求,現在的我們並不知道,因此更需要有前瞻性、想像力的工程人才,來創造出足以應付未來幾十年需求的工程設計。 「IDEAL想像力訓練法」,這套想像力培育技法經過三年的嚴謹實驗與分析,證實的確有助於提升學生想像力。臺大土木系的大一新生們,經過一學期「IDEAL想像力訓練法」的試驗性教學之後(圖2),在期末的專題評圖競賽中展現出令評審驚艷的設計力,土木系主任呂良正:我從來都不知道,土木系的學生們對工程設計也能有如此高的創意和想像力。副主任卡艾瑋:學生可以提出許多看似超脫現實、卻又十分合乎邏輯的想法,我對他們非常期待(圖3)。 除此之外,想像力研究團隊也前往各大專院校舉辦workshop工作坊和講座,把臺大土木系這一套「Design Studio」教學模式擴散出去,讓不同領域的老師、學生都能親身體驗「發揮想像力、動手做設計」的課程所激盪出來的新氣象(圖4)。國科會表示,將持續針對工程想像力的部分做更多的發展,同時也將向美國史丹佛大學的D-School、華盛頓大學的V-Lab等工程設計教學課程取經,重新架構台灣的工程高等教育,讓教室成為一個科學的遊樂場、靈感的實驗室。 科學巨人愛因斯坦曾說:知識有限、想像力無限。透過「IDEAL想像力訓練法」讓這群還沒接受工程知識與技術的大孩子,自由自在、如電影一樣的去描繪自己對未來工程科技與世界的憧憬,學生直呼:從來沒有這樣上課過,玩得好開心! 相關網址:http://ideal.caece.net/ 訊息來源:臺大想像力研究團隊、國科會科教處 圖1、學生不受既有知識的限制,對工程設計提出無限的想像、並且動手實作。 圖2、學生使用IDEAL想像力訓練法來輔助工程設計。 圖3、臺大土木系期末專題競賽,評圖實況。 圖4、想像力推廣工作坊,在發展電腦教材為主的旗標事業群,2011年12月7日。
更新日期 :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