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技部人文沙龍系列》日本文化人眼中的台灣--以日治時期為例

發稿日期:109年10月7日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聯絡人:楊李榮副研究員 電話:(02)2737-7549 

E-mail:lryang@nstc.gov.tw

 

早年台灣受日本殖民影響,再加上近年全球化盛行,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旅遊、貿易、文化等交流日益頻繁。從語言到文學,生活中的日劇、日本流行音樂到動漫文化,隨處可見台日之間的緊密關聯。但究竟日本人眼中的台灣是什麼模樣?日治時期的日本文化人又是如何觀看台灣這塊殖民地?本次人文沙龍特別邀請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黃翠娥教授,讓我們乘著時光機回到日治時期,試著從當時的日本文化人的書寫與文學管窺台灣!


本講座黃教授將以日本媒體人德富蘇峰、小說家佐多稻子、文學家野上彌生子等人的文學經驗為例,透過他們在1920-1940年代來台灣旅行、訪查時所寫下的文學作品與相關紀錄,進一步瞭解當時的日本文化人如何看待台灣的事物。


其中,媒體人德富蘇峰(1863-1957)本名「德富猪一郎」,字正敬,號蘇峰,因此以「德富蘇峰」聞名。他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聞記者,同時也是歷史學家、評論家,在1894年(明治27年)即在日本發表與台灣相關的文章,包括:〈臺灣占領意見書〉、〈臺灣所見〉等,並強調台灣對於日本政治穩定的幫助與日後發展息息相關。德富蘇峰後於1929年間來台灣旅遊一個月,完成《台灣遊記》一書。《台灣遊記》描述作者從北到南、遊歷台灣西半部的所見所聞,包括臺灣神社(現為圓山大飯店),以及灌溉雲林、嘉義、台南地區的嘉南大圳(現為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等,以及日月潭、阿里山、鵝鑾鼻等自然景觀勝地。除了參觀自然美景與現代化設施,德富蘇峰也拜訪好友及台灣總督與民政長官,包括:樺山資紀、兒玉源太郎以及後藤新平,瞭解並紀錄政治老友們在台灣的政績與生活,另外也有產業發展相關的觀察。


另外日本女性小說家野上彌生子(1885-1985),於1935年間受邀來台參訪,走訪台灣各地,體驗都會的熱鬧與鄉間的不凡,並與丈夫野上豐一郎共同出版《朝鮮台灣海南諸港》一書。書中細細描繪台灣的騎樓、寺廟文化、霧社事件等人事物,該書因此成為探索當時日本人如何看待台灣的重要書籍之一。此外,日本無產階級作家同盟成員佐多稻子(1904-1998)也在1942年間來台環島一個月。佐多稻子長年關注女性議題及殖民議題,她將旅行見聞書寫為〈台灣之旅〉四篇散文,表達對於社會階級、日本對台殖民政策的反思。


黃教授指出,當時日本文人留下的相關著作,有的提及對台灣殖產興業,以及東部交通、林業管理等方面的觀察與提議,有的也因日本政府將台灣視為南向政策的根據地,在著作中大力主張應該設立研究南方文化等研究中心。更多文學篇幅則是關於台灣的地理環境及民俗風情等,許多建議至今仍有醍醐灌頂的效果,像是原住民文化的保存問題,以及台灣內部種族融合的問題等。
這場鑑往知來的「日本文化人眼中的台灣—以日治時期為例」講座時間為10月7日(星期三)下午1點至3點,地點在國立聯合大學八甲校區圖書館二樓大團體視聽室。講座中將邀請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林雪星擔任與談人,以及國立聯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黃惠禎擔任主持人。本場講座將帶你從日本文化及文學的角度看台灣,不要錯過!

 

 

活動網站|https://web.nstc.gov.tw/Humanitiessalon/2021/2020-9.htm
線上直播|http://bit.ly/2L6qltr
更多精彩影片|https://bit.ly/2H0DZiY

 

 

 

人文沙龍海報「日本文化人眼中的台灣」

 

更新日期 :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