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學研榮耀、科技傳承 116名學者獲獎勵

科技部今(27)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暨二週年施政回顧茶會,共頒發104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獎」2名、「傑出研究獎」74名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40名,由部長徐爵民頒發紀念獎座(牌)。

 

「學術研究獎項」是我國學界普遍重視的研究榮譽,每年辦理的頒獎典禮亦是學界盛事,讓這116名優秀研究人才齊聚ㄧ堂,彰顯獲獎者的榮耀並分享這份喜悅,亦希望透過經驗的薪火相傳,讓學術研究的豐碩成果持續推動臺灣邁向世界。

 

本次頒發3種獎項中,「傑出研究獎」自75年起設置,以鼓勵及表揚學術或產學研究成果傑出之人員,另累獲傑出研究獎3次以上人員並執行特約研究計畫期滿時,頒給「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獎座,以資紀念。「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則是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由科技部主動遴選年齡在42歲以下之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級以下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研究表現優異者。上述各類獎項以學術年齡來看,囊括了老中青三代,深具濃厚的傳承氣息。

 

另配合政府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政策,科技部加強「產學的研發合作」,除持續支持科研預算外,也鼓勵研究卓越與創新,並加強產學之間的鏈結,將臺灣的創新研發能量帶向市場與企業。為更多元務實發掘研究成果傑出之科技人才,故於104年修正「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遴選作業要點」部分規定,擴大申請人資格,並依實際產學合作運作情況及樣態,新增產學研究績效相關申請文件,以期遴選出研究績效顯著之傑出人才。

 

科技部自103年3月3日正式掛牌運作至今已屆二年,特於本次舉辦二週年施政回顧,以「發展前瞻科技」、「支援產學研發」、「推動創新創業」、「培育優質人才」、「建構優質園區」及「豐富科普資源」等6個主題介紹本部施政成果。展望未來,本部將持續與各相關部會合作,並整合產、官、學、研的跨域人才和能量,鏈結國內外科技的研發與創新資源,來促進經濟繁榮、建構富裕安全的社會。

 

 

 

104年度科技部學術研究獎項獲獎名單

 

一、傑出特約研究員獎(2名):

序號

獲獎人姓名

服務單位

1

林淑端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

2

陳瑞華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以上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序

 

 

二、傑出研究獎(74名):

序號

獲獎人姓名

服務單位

1

方維倫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2

王櫻芬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3

江國興

國立清華大學天文學研究所

4

吳俊穎

臺中榮民總醫院胃腸科

5

吳炳飛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所)

6

吳重禮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7

吳益群

國立臺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8

吳素幸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9

吳漢忠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10

宋秉文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神經學科

11

李壽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所)

12

李錫堤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13

林牛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14

林太家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15

林志民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16

林宜玲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17

林俊彬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

18

林風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19

林峯輝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20

林恭如

國立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

21

林裕彬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22

邱博文

國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

23

洪子聖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所)

24

紀乃文

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25

胡宇光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26

高志明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27

高振宏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28

張翼

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

29

張文貞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30

張世杰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所)

31

張建成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32

張敬民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所)

33

張嘉修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所)

34

許瑛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35

郭漢彬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呼吸胸腔科

36

陳年興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

37

陳亭志

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所)

38

陳亮嘉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39

陳俊維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40

陳俊顯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41

陳保中

國立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42

陳維新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所)

43

陳鴻震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所)

44

曾新穆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所)

45

黃炳勳

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所)

46

黃國柱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

47

黃銘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8

黃憲達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49

楊台鴻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50

楊志新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

51

楊長賢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

52

楊淑珺

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

53

楊德清

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

54

楊慕華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55

葉哲良

國立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

56

雷祥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7

齊莉莎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58

劉致為

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

59

劉貴生

國立臺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60

劉進賢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61

歐耿良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

62

蔡明璋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63

蔡政宏

東吳大學哲學系(所)

64

鄭明燕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65

鄭英耀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66

鄭雅薇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67

盧展南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所)

68

賴錫三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69

戴念華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所)

70

謝志豪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71

謝奈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72

謝孫源

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所)

73

謝清河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74

竇維平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所)

以上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序

 

 

三、吳大猷先生紀念獎(40名):

序號

獲獎人姓名

服務單位

1

江其衽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

2

何慧君

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3

吳育任

國立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

4

吳佳慶

國立成功大學解剖學科暨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

5

吳嘉文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6

呂明璋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

7

李健逢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臨床病理科

8

貝格泰

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所)

9

林守德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

10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11

林致廷

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

12

邱靜雯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暨研究所

13

夏俊雄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暨研究所

14

孫之元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15

祖旭華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16

張之威

國立臺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

17

張玉玲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

18

張原豪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19

張起維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

20

張國浩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所)

21

許文馨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22

郭佳瑋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23

郭家銘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

24

陳伯楨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

25

陳柏宇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所)

26

陳韻如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27

温在弘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28

黃景沂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29

楊小青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化學系(所)

30

楊維元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31

廖本揚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32

劉守恒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所)

33

劉建聖

國立中正大學精密模具研究中心

34

鄭兆珉

國立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

35

鄭夢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36

黎思源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

37

冀宏源

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

38

魏宏宇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39

譚賢明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

40

蘇威傑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以上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序

更新日期 :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