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單位聯絡人:楊李榮副研究員 電話:(02)2737-7549
臺灣人的祖先是從哪裡來的?古代的臺灣人又有哪些奧秘與驚奇的觀察呢?科技部人文沙龍系列108年首次開辦的講座將提供嶄新的視野與觀點!本次講座的視角從「考古」出發,不必透過「穿越劇」,一起與古代的臺灣人相遇!一同探討屬於古代臺灣人的認識與理解。中央研究院臧振華院士表示:「古代的臺灣人已然逝去,但是透過考古學家的研究分析,仍然有機會遇見古代的臺灣人。」,期待藉由研究與認識,可以進一步瞭解古代的臺灣人,這些人具備什麼的特質與啟示,又是如何在臺灣生存與發展的。
本次的講座主題—「遇見古代臺灣人」—是臧院士長期執行研究計畫所努力的方向,從早期執行科技部補助計畫,例如:「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活動的考古學研究」、「臺灣史前文化教育推廣數位創意加值計畫-卑南遺址和卑南文化」、「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考古學研究:臺灣的證據」等相關研究,至近期的「臺灣史前時代的陶器與社群:陶器叢集的技術取向」。臧院士研究的領域皆與「史前」相關,包括史前的文化關係、文化接觸與文化變遷、聚落型態、社會結構等,內容包含聚落考古、社會考古等。
除此之外,臧院士更是引領臺灣發展水下考古研究的先驅,不僅在「地面上」考古,更「潛入海底」考古!藉由臺灣四面環海的特質,對歷史遺跡進行更深刻的研究與挖掘。臧院士更將學術上的技術運用於實務層面,並在104年帶領中研院水下考古隊協助復興空難的搜救,有具體的貢獻。他的研究足跡遍及全台、離島、中國東南沿海,乃至整個南島語系族群,著作與研究成果豐碩。
「遇見古代臺灣人」講座時間為1月8日(星期二)下午2點至4點,地點在文化部轄下的國立臺灣文學館第一會議室(臺南市中正路1號),除由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臧振華擔任主講,並邀請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擔任主持人;另邀請長期深耕漢學研究、原猶太裔俄籍歸化我國國籍的中正大學歷史系郭靜云教授擔任與談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這一場精彩的考古文化探索活動,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
人文沙龍官網:https://web.nstc.gov.tw/Humanitiessalon/2021/20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