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佳「研」值.好書群聚】 生命科學領域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推薦結果揭曉!

發稿日期:109年5月8日

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  聯絡人:程沛文副研究員  電話:(02)2737-7545  E-mail:pwcheng@nstc.gov.tw


科技部為表彰學者完成系統且可長遠發展、具影響力之學術專書,首次舉辦「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徵選,分「自然科學及永續」、「工程技術」、「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四大領域分別進行,由188本研究專書選出20本。自5月4日起依領域陸續辦理推薦發表會,今(8)日發表生命科學領域推薦結果,現場邀請專書作者共同與會,分享研究專書寫作之心得與經驗交流。


生命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推薦作業,以近3年(2017~2019年)國內學者寫作出版的專書為範圍,主要遴選重點包含「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具關鍵性技術突破之成果應用」、「具學理性關鍵貢獻」、「對於重大學術議題或公共政策具影響力」、「對環境生態永續發展具影響力」等5項。由各大學校院、研究機構及學者專家等推薦研究專書總計有44本,經邀集各領域學者專家進行二階段遴選作業,最終推薦出4本研究專書(書單如附件)。


本次獲推薦的4本研究專書中:
在「腸病毒71型的台灣經驗:從流行病學及臨床到基礎科學的新視野」這本專書,是由國內公衛行政系統、醫界與學研界共同努力做了很多優秀的腸病毒 71 型研究,不論是臨床的表現、疾病的傳播與流行病學、重症的致病機轉、實驗室的診斷、病毒的分析,甚至實驗動物模式的建立、疫苗與治療藥物的研發及國際合作等,台灣的研究團隊都有很亮眼的表現,從這本書中,也可一窺台灣對病毒防疫的功夫雄厚,科技防疫的超前部署其來有致,對全球的公衛學、臨床、基礎科學都有重大影響力。


在「Small Fiber Neuropathy and Related Syndromes: Pain and Neurodegeneration (小纖維神經病變:疼痛與神經退化症候群)」這本專書,小纖維神經病變常見於糖尿病、化學治療、自體免疫及基因遺傳疾病,臨床上並不罕見,但是學術界與大眾瞭解不多。小纖維神經的領域近年有長足的進展,這本由台灣謝松蒼醫師帶領台灣、美、英、德等國際級專家主導編輯的英文專書,整理了小纖維神經病變在診斷、治療的資料,並加上最新的研究,是小纖維神經這一領域的第一本專書。


在「Hepatitis B Virus and Liver Disease (B型肝炎病毒及其肝臟疾病)」這本專書,由台灣及全世界在B型肝炎病毒領域最頂尖的基礎跟臨床研究學者共同參與,廣泛且深入敘述B型肝炎病毒的生活史、流行病學、急慢性B型肝炎的免疫致病機轉、癌化過程跟其他基礎科學層面。臨床部分則涵蓋了病毒學跟治療新進展,介紹治療B型肝炎的新藥發展及功能性治癒B型肝炎病毒的前瞻性看法。此專書具學術的深度與廣度,本土與國際視野並重,且具有長遠臨床醫學預防及治療B型肝炎公共政策形成的影響力。


在「Medicinal Plants and Fungi: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藥用植物和真菌–研究與開發的最新進展)」這本專書,為有系統地介紹藥用植物及真菌的專書,共有16個章節,主要是由全球不同國家的藥用植物和真菌的知名研究學者撰寫的評論文章,共分為四個主要主題,包括(I)藥用植物和真菌的藥用活性與醫療效果;(II)藥用植物和真菌內生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機制;(III)藥用植物和真菌的生產系統和生物技術;以及(IV)藥用植物和真菌的資源與生產技術。內容包含世界不同地區的藥用植物和藥用真菌之研究與開發的最新進展,來自全球各大洲的100多家大學/機構的專家學者為這本專書做出了貢獻,也成就本書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學術研究所產生的效益,經常需要較長時間累積方能展現其影響力,本次獲選的4本研究專書,呈現出多元學術研究議題的前瞻性與開創性。科技部希望藉由本次年度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推薦,塑造研究專書的新標竿,鼓勵更多研究學者秉持「以終為始」、「化研為用」的理念,撰寫專書以發表研究成果,進而持續深化並發揮學術的影響力。

 

 

                                                 生命科學領域獲選4本專書

附加檔案

更新日期 :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