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名稱:南沙群島海域水產動植物資源調查及生態系統服務評估
計畫期程: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計畫主持人:鄭明修研究員(中央研究院)
研討會日期:2017年11月6日至7日
計畫說明:
南中國海位於亞洲大陸的南側,是屬於太平洋系統中的陸緣海之ㄧ。南中國海南起加里曼丹與麻六甲海峽,北至台灣海峽,海域面積達三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熱帶珊瑚礁為南中國海中重要的生態系之ㄧ,提供周邊國家包括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汶萊等國家的漁業和觀光等重要資源。但是,面對過度漁業捕撈、海洋污染、棲地破壞,加上氣候變遷引起海水升溫所造成大尺度珊瑚白化,以及過多二氧化碳溶入海洋所引發的海水酸化,造成海洋生物鈣化作用漸緩等效應,南中國海珊瑚礁生態系亦已呈現嚴重衰退的問題。而近年來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在西沙、南沙群島進行大規模的填礁造島的舉動,更加深此區域珊瑚礁生態服務功能的崩解。對於周邊經濟正在起飛的國家而言,南中國海珊瑚礁生態系保育和漁業及觀光資源的永續,已是確保未來東南亞區域間穩定發展的磐石。
透過國際研討會發表中研院研究團隊針對南沙太平島與鄭群礁周邊海域珊瑚礁水產動植物資源研究、透過邀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國家珊瑚礁生物研究學者與會進行研討,將太平島水產動植物資源研究成果與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分享, 同時結合已經設立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進ㄧ步加強跨國保育合作, 永續南中國海的珊瑚礁資源。
圖1: 2017年南中國海珊瑚礁保育國際研討會合影
圖2: 美國邁阿密大學John McManus教授簡報保護位於紛爭海域南沙群島的海洋生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