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科會頒發2011「杜聰明獎」及科學專業獎章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於2月20日上午10時在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人文館,舉辦「2011杜聰明獎及科學專業獎章」頒獎典禮,由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親自授獎。出席的貴賓包括杜聰明博士女兒杜淑純小姐、德國宏博基金會秘書長歐福海德、德國駐台代表紀克禮、奧地利駐台代表葛智及國內外學術界人士等。 「2011杜聰明獎」得主共有三位,包括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楚豪生教授(Prof. Harald zur Hausen )、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所長穆倫教授 (Klaus Muellen)及維也納科技大學科學計算及分析研究所楊克爾教授(Ansgar Juengel),得獎人獲頒獎座、獎牌及獎金,本獎項是我國政府對國外學者頒發之最高學術榮譽獎。 同時為表彰對促進台灣科技發展所做的重大貢獻,國科會頒授科學專業獎章予二位得獎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及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蔡明誠。 國科會於2006年以台灣本土第一位博士杜聰明名義設置「杜聰明獎」,並於同年九月與德國宏博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AvH)聯合簽署「杜聰明-宏博研究獎」協議,透過交互頒獎方式表揚對方國家優秀之學者專家,並鼓勵獲獎人與對方國家的學者專家進行合作。合作性質包括舉辦專題研討會、研究計畫合作、指導後進研究人員及講學活動等,期望透過設立學術研究獎之合作,有效增進台灣與德國間之學術交流層級與深度,並能提升我國於國際學術界的能見度與地位,更有助於台灣獲獎學者在學術領域獲得國際認可。 2011年得獎人楚豪生解開了長久以來病毒是否可以導致子宮頸癌的爭議,證實人類乳頭瘤病毒是其主因,因而對使用疫苗控制子宮頸癌奠下根基,終於導致2006年人類乳頭瘤疫苗的產生,而獲頒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 楚豪生與從事肝炎病毒致癌研究的陳定信院士結緣甚早,源自於早年楚豪生提出人類乳頭瘤病毒以導致子宮頸癌,並未得到主流學界的支持,同樣研究癌症病毒學的陳院士則是少數強力支持楚豪生看法的人,因所見相同而結為莫逆之交。 台灣B型肝炎研究全球領先,也是全世界第一個施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的國家,有效以B型肝炎疫苗可以預防肝癌,因此楚豪生認為子宮頸癌也可藉由人類乳頭瘤疫苗注射來加以預防,此為楚豪生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主要貢獻。 楚豪生是德國國寶級醫學研究人員,同時致力抗癌宣導。現在除擔任國際癌症期刊總編輯,也是德國癌症救助協會會長。 第二位得獎人馬克思普朗克(Max-Planck)高分子研究所所長穆倫教授在高分子化學合成及有機電子材料領域上國際知名。穆倫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廖德章共同獲得2009年(平成20年度)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其研究所多次邀請台灣化工學者及青年研究人員到德國訪問研究,與台灣學界互動密切。 第三位得獎人維也納科技大學任教的楊克爾教授專長數學、物理及計算機科學,同時擔任幾個重要數學國際期刊的編輯。目前深入半導體、量子力學及生物科技相關之數學前瞻性研究。 宏博基金會,由德國外交部提供經費,每年補助全球一千八百位學者赴德國學術訪問,累計超過二萬人,其中有四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各國宏博獎得主均和基金會保持緊密聯繫,「杜聰明-宏博研究獎」的成立,將成為我國學者與國際頂尖學術社群接軌的新管道。 自2007至2010年間,本項「杜聰明獎」已遴選出4位優秀的得獎人,包括:2007年之尤納斯教授(Prof. Peter Jonas)及普樂格教授(Prof.Klaus Ploog)、2009年為傅爾德教授(Prof. Peter Fulde)、2010年為漢尼希(Juergen Hennig),獲獎人均已與我國相關領域學者展開合作研究。我方學者獲頒宏博研究獎者,則有中研院翁啟惠、李德財、吳茂昆及劉國平共4位院士。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杜聰明─宏博研究獎」每年以交互頒獎方式表揚對方國家三名優秀學者,鼓勵獲獎人與對方國家學者合作研究。國科會將頒予德國獲獎人七萬五千美元,宏博基金會則授予台灣獲獎人五萬到七萬五千歐元。 國科會科學專業獎章得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於服務國科會期間,推動多項重大方案,包括推展各類國家型科技計畫、研擬多項科技法案及推動科學工業園區之發展,以帶動知識經濟成功轉型,並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貢獻卓著,獲頒一等獎章。另一位得獎人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蔡明誠,因長期致力於科技法律及學術倫理規範制度之建立及諮詢,推廣科技法律教育工作,對台灣智慧財產保護推動極具貢獻,獲頒三等獎章。
更新日期 :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