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

第60次園區審議會核准投資案

產學及園區業務司 聯絡人:張可微助理員 電話:(02)2737-7938 E-mail:kwchang1@nstc.gov.tw

 

科技部科學園區審議會第60次會議於今(24)日於科技部召開,會中通過7件投資案,投資總額計新臺幣(下同)8.418億元,包括生物技術產業之久方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保佳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鑫醫電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分公司;積體電路產業之芯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創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立研究機構經營儲能系統安全檢測實驗室及佛光大學設立創新育成中心等案。此外尚有10件廢止案、3件增加產品及營業項目案,另有7件增資案,合計增資41.264億元。


一、久方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園區之臺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1億元,主要研發高階手術刀系統及耗材,該公司於108年4月成立,主要投資人為苡樂股份有限公司,由醫材成功創業家與科技部相關計畫栽培之種子人才所組成,以建構獲利商業模式永續經營為目標,達成為產業育才及為醫療創才的使命,並藉由建立中部精密機械產業及台灣醫材的供應鏈能量,滿足全球手術刀市場走向無線以及高性價比的需求。


高階手術刀能達到凝血、切割、夾取及撥離等4種功能,減少手術時更換器械的頻率,可降低手術時間,且因熱影響範圍小,傷口品質好,進而降低病患復原時間。由於微創手術的盛行,人口老化的趨勢,新興市場的導入,該器械年產值將達5億美元。


二、保佳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園區之臺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268億元,主要研發製造大通量淨水薄膜、疏水性生物原料濾膜。初期以生產民生淨水薄膜為主,中長期研發生產可提供食品、醫藥、化工、環境工程行業專用的客製化薄膜。本案產品具備多項優越性,包括:大通量、耐酸鹼、耐高溫、耐氧化等。


在目前全球水資源匱乏情況下,發展多面向、多功能過濾膜技術,可為台灣每年創造百億元台幣以上之商機。本技術有別於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逆滲透及薄膜蒸餾,提供另一種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薄膜過濾處理方式,有助於民生所需產業之發展。


三、創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園區之臺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85億元,公司產品初期致力於發展光學產品自動化組裝及製造設備,憑藉著優異的光學自動化領域之成功經驗與技術累積,於2014年起切入先進半導體製程Probe Card測試之專業全自動植針代工領域,並成功導入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大廠,全面取代傳統人工植針生產方式,成為全球第一的全自動先進奈米製程晶圓測試卡探針植針設備的供應商。


另本案公司亦同步開發3D立體影像顯微鏡及顯示系統、mini LED全自動維修機,持續提供多元面向之高端技術,並以全自動化智慧製造設備提供創新型服務,預期將大幅增加相關產業鏈之產值。
 

四、芯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竹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6億元,主要產品為數位電源管理晶片。


本案產品為整合後的新世代功率元件之數位電源控制晶片,以高速數位信號處理技術為核心切入交流轉直流數位電源管理晶片研發,並提升新世代功率元件之系統能源效率,符合消費性市場對低成本與高效能的需求。


本案公司團隊累積多年半導體相關產業經驗,自行研發的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與低功耗微控制器(MCU)整合平台,有完整自主設計能力,偕同敦南科技之先進功率元件之生產研發,各自運用混合信號數位控制與專業功率器件之生產研發經驗優勢,提供電源系統上全部電子元件之完整的平台整合性服務;除可帶動國內電源晶片產業升級外,並可提供更完整的高階產品方案,合作帶動集團內各企業升級成長,推升台灣國際競爭力。


五、博鑫醫電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分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竹生醫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0.3億元,主要開發心律不整人工智能晶片(AI-Chip)應用於心電圖訊號擷取設備、心律不整診斷系統,以及心律不整即時診斷警報設備。


由於心臟相關疾病是全球前十大死因之前兩名,其中排名第二的中風則是與心律不整有高度關聯性。中風的前導指標是心房纖維性顫動,這種顫動是心律不整的其中一項分類,可透過心電圖診斷取得症狀表現。


本案公司開發之智能晶片,搭配於心電圖訊號擷取設備結合心律不穩診斷系統及心律不穩報警系統,具有體積小、心電圖導層數多、人體記錄時間長、判讀正確率高,可維持既有的臨床心律不整觀測種類等特點,未來將可有效提高醫院設備維護效率,降低檢驗人力浪費,加速院內醫師診斷速度及提高診斷品質,並可帶動國內半導體產業加速接軌醫療器材應用產業。


六、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申請設立研究機構(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銅鑼園區)
政府積極推動綠能政策與空氣汙染防制政策,綜觀國內現有電動車輛26萬餘輛、機車換電站1千餘座與大型電業儲能系統裝置容量4 MWh(百萬瓦時)以上,且持續增加,然國內缺乏電動車輛與儲能系統層級之安全檢測設施及能量,攸關民眾使用安全與影響國內正成長中儲能產業發展甚鉅。


本案為建置「儲能系統安全檢測實驗室」,提供國內車輛動力電池及電業儲能機櫃,符合國際標準之試驗測試服務,測試驗證能量為360 kW/60 kWh,服務標的為電動小客車及機車換電站以下全系統測試,電動大客車及電網儲能系統以上採零組件(儲能模組)測試。該實驗室將為國內最大、唯一且國際等同,另產業為加速取得試驗報告爭取上市時效,於試驗室就近形成相關產業聚落,以利就近送測,將可望帶動電動車、儲能與車用電子相關產業進駐銅鑼園區。


七、佛光大學申請設立創新育成中心(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宜蘭園區)
佛光大學申請於宜蘭科學園區設立「創新育成基地」,其營運目標包括:(一)發展人文與科技結合的研發、育成特色。(二)營造「人間佛教社會企業」的育成平臺。(三)建置具特色性、便利性的學生實習場域。(四)結合縣政目標,進行在地連結。


本案預計於宜蘭科學園區租地興建創新育成基地,是竹科第1家租地自建的育成中心,營運主軸包含企業育成、技術研發、及教育訓練等三大項。預期可導入豐沛多元之學界能量,支援園區特色產業的技術需求,推動跨領域大型產學合作研發,互惠園區產業,並可增加通路平臺與輔導資源,深化在地產業服務品質,促進產業活化與資源共享,完整在地創業生態圈,促進科學園區產業競爭力及永續發展。

 

更新日期 : 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