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期待的學術審查制度 科技部聽到了!

綜合規劃司 聯絡人:許嘉文科長 電話:(02)2737-7440 E-mail:cwhsu@nstc.gov.tw

 

擴大辦理 廣納多元建言

科技部由陳良基部長親自主持完成106年11月8日至17日全國北、中、南、東四場「補助計畫審查機制改革諮詢座談會」。本次座談係為透過與全國教研夥伴進行深度對談,蒐集各界對審查機制改革的具體建言,以供研擬可行的改革方案。活動規劃初始,採部分邀請制之小型座談形式,由於報名人數踴躍,為使更多教研人員廣為參與,科技部隨即擴大辦理。各場次報名參加人數統計如下:

 

☆北部場:網路報名120人,現場報名46人,實際參加人數150人

中部場:網路報名95人,現場報名28人,實際參加人數92人

南部場:網路報名85人,現場報名26人,實際參加人數89人

東部場:網路報名50人,現場報名5人,實際參加人數38人

 

全程網路直播 全民參與

科技部並即時於臉書專頁進行網路直播,讓關注此議題的教研夥伴也能夠同步參與座談,總參與人數共計369人,臉書直播觀看計13,037人次,並接受以書面或電子郵件等管道向科技部直接提出的任何興革意見。

 

北部場 https://www.facebook.com/www.nstc.gov.tw/videos/1980643498845504/

中部場 https://www.facebook.com/www.nstc.gov.tw/videos/1983683841874803/ 及 https://www.facebook.com/www.nstc.gov.tw/videos/1983699568539897/

南部場 https://www.facebook.com/www.nstc.gov.tw/videos/1984112391831948/

東部場 https://www.facebook.com/www.nstc.gov.tw/videos/1985748775001643/

 

拋磚引玉 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科技部為提升我國科研層次,營造公平公正的審查環境,除致力維持學術研究經費之穩定性外,為使年輕學者勇於創新、提升研究多元價值、促使專注研究等,已主動檢視並提出「重視研究主題原創性、研究目標之產出成果效益」、「強化審查機制,鼓勵原創性及實務應用計畫」、「調整審查委員遴選機制,主動公開審查委員名單」、「舉辦審查人講習會,凝聚學術審查共識」等八項調整措施,鼓勵研究人員秉持「科研築底、化研為用」的精神,進行各項科學突破或解決實務問題的學術研究,營造健全的創新生態圈。具體內容詳附加檔案。

 

將多數學界期待 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

截至106年11月20日為止,四場座談會與會學者發言人次總計82人次,臉書專頁留言28則,以電子郵件或書面表達意見約25件次,針對全國教研夥伴所提出心目中期待的學術審查制度,初步綜整多數意見如下:

 

期待更好的計畫審查品質:除同儕審查(Peer Review)的專業公正,對於計畫內容的審查意見應該提供正面積極、具體且有實質幫助的評論,供被審查人精進再追求科學上的自我突破。因此,不論審查通過與否的所有審查意見都應該提供給被審查人,建立雙向同儕互評,真理方能越辯越明。今年底舉辦的學門召集人及複審委員審查講習會,科技部將會特別加強宣導,挑選出優質審查意見做為範例,向審查人說明科技部對審查品質的要求,也期許審查人能以開闊的心胸去檢視能跳出現有框架、具原創性的提案,以投資的眼光促成有潛力及影響力的研究產出。

 

期待被合理評價的研究表現:個人研究表現列入審查要項,主要仍須考量計畫主持人的執行計畫能力,是否能有效達成當初所承諾之產出,經由過去著作或實績來檢視研究歷程,須考量學門差異及特殊性,由計畫主持人自提最具代表性的亮眼成果,且不侷限在論文發表,提供審查人更具評量研究表現品質與貢獻價值的重要參考,將有限的資源投注於確實能產生成果的計畫。為避免重蹈計算SCI、SSCI以評價計畫主持人研究表現的RPI (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現象,將向審查人加強宣導有關科研多元指標及價值,不應只使用論文發表數量做為評鑑審查基準等觀念。

 

期待審查人的滾動輪替:審查人的適當遴選關乎計畫審查能否被公正評判,應調整審查委員組成結構,科技部鼓勵年輕、專業且有熱忱的學者踴躍自薦擔任審查人,導入創新想法,廣納多元學術視野,另對審查品質欠佳的審查人亦將進行汰除,同時對於學門召集人及複審委員輪替機制重新檢討。

 

期待審查制度的公開透明「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對於科技部主動公開審查人名單多抱持正面肯定態度,也期待審查意見均能公開予被審查人,接受檢驗。科技部的責任是建構良好的制度環境,尊重學術同儕審查的專業判斷,雖無法保證所有優質計畫皆能獲得補助,但會盡力確保獲得補助的計畫都是有潛力與值得投資的提案,並且盡量讓機制完備,減少遺珠之憾。

 

勇敢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除以上意見,近百位以上教研夥伴提供的各面向建議,諸如新興領域、產學計畫、性別議題、論文評估標準等,科技部都將錄案參考。這次的座談,讓學術界內部有一個明確清楚的對話機制,學術界亦應該有自我反省、自律的基本概念,研究就是要求真求實,如確有審查不公事實,請勇敢且直接傳遞給科技部處理,畢竟,良師才能興國,學者要有成為臺灣社會良心的使命感!竭誠歡迎學界先進持續透過科技部信箱(https://www.nstc.gov.tw/petition)表達您的看法,科技部將持續進行意見蒐整,不斷滾動檢討改進。

 

附加檔案

更新日期 : 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