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工業園區審議委員會第135次會議於102年2月5日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召開,核准巨大機械公司投資金額40億元最高,將於中科投資自行車整合關鍵零組件;英特盛科技公司投資5.05億元居次,將於竹科投資設立薄膜觸控感測器等共計10件入區申請案,核准資本額新台幣53.922億元。
本次會議通過:茂林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液晶電視用導光板)、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薄膜觸控感測器)、喜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單株抗體藥物)、台灣東應化股份有限公司(光阻劑)、奎克生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聚合酶鏈鎖反應檢測平台)、千才生醫股份有限公司(LED內視鏡複合光源系統)、民揚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心電圖監視衣)、台灣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園區分公司(泡沫式人工腦膜)、光宇醫療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綜合牙科治療椅)、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車整合關鍵零組件)等。
前8案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第9、10案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設立。
另有1件合併案(竹科園區事業兆遠科技合併中美藍晶案)、8件增資備查案(科林研發、萊特先進生醫、芯傳科技、凌陽核心科技、合發微系統科技、生合生物科技、奧羅瑞亞洲國際及直得科技股份)合計增資約新台幣15.1億元。
本次通過之10件投資申請案為:
一、茂林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人為茂林光電科技(開曼)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為專業「導光技術應用」的領導廠商,已建立全球化子公司的服務佈局,在兩岸分別設有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在美國設有以創新商品及產品銷售為主之分公司。本項投資是為因應未來市場需求及持續開發下世代導光板產品技術,同時配合政府鼓勵高科技產業根留台灣及增加國內就業機會之政策,而申請於科學園區設立新創事業。
本案開發產品主要為大型液晶電視用導光板,及導光板相關應用;以自行開發的精密導光微結構micro lens光學設計、光學模擬設計軟體,精密加工技術、Roll to Roll 滾壓技術等,開發出可控制光線反射角度的導光板,可提高光線的利用率,並搭配獨特的壓出製程及多項製程專利,可達到大尺寸、薄型化、高效率、光學表現佳等優勢,提供客戶快速及具有競爭力的最佳產品。
二、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5.05億元,投資人為泛鴻海集團旗下之英屬蓋曼群島商瑞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以產製觸控面板等為主。本項投資期待未來貼合製程能與前段觸控感測器技術結合,期能滿足消費市場對觸控面板輕薄與高解析度需求。
本案開發產品為薄膜觸控感測器(Film Sensor),近年來廣泛應用於終端產品的觸控面板模組中,為觸控面板模組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本案在各項重要規格上均有相對於日本領導廠商的競爭實力,為目前業界的領先規格標準,特別在線寬部份開發出Sensor ITO Space 15um 以及 Trace Thickness < 1um 之技術。
三、喜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4.5億元,投資人包含美系大型創投KPCB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凱鵬華盈基金)參與創建,並獲得全球在生醫投資領域知名的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及Burrill Capital(伯樂創投)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之投資,股東資金實力雄厚,且掌握全球生醫產業網絡資源,有助本案公司未來長期策略佈局與成長,同時後續亦可引進國際資源予臺灣生物製藥產業,逐步形成資金籌集與技術交流之平台,可提升臺灣相關產業在國際上之能見度與價值創造能力。
本案公司以研發與生產單株抗體藥物為主,並提供蛋白質新藥與生物相似藥之專業委託製造服務。目前本案公司已可篩選出生產率> 2mg/L之細胞株,近20年來生物藥品於全球市場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本案廠商欲生產之生物相似藥隨著生物藥品專利陸續到期,需求量將成倍數增加,預估至2020年市場將達200億美元。
四、台灣東應化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1.7億元,投資人包括日商東京應化工業株式會社(TOKYO OHKA KOGYO Co., Ltd.)、長春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日本TOK公司總部設在日本Kawasaki,主要為電子材料和處理設備製造和銷售。目前半導體光阻劑(Photo Resist)技術主要為KrF和ArF,TOK 市佔率世界第二,本案是東京應化第一家在海外以合資方式設立的光阻劑生產據點。
光阻將隨半導體技術演進而改變,依光源的不同,則可區分為紫外線(UV)、深紫外線(Deep UV, DUV)和超紫外線 (Extreme UV, EUV)三種。和紫外線搭配的為g-line (436nm)和i-line(365nm)光阻劑,主要用於180奈米之前的製程;和深紫外線(DUV)搭配的為KrF(248nm)與ArF(193nm)光阻劑。KrF光阻劑應用於180-130奈米的製程,ArF光阻劑應用於130-30奈米的製程。若能藉助本案的機會讓我國廠商學習高階光阻的技術並累積經驗,對未來產品的研發應有相當的助益。
五、奎克生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1.042億元,投資人為體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本案產品,主要為高通量qPCR的檢測晶片平台。本案公司擁有可以改良提升現有qPCR技術之「微流體配劑分裝技術」及「高通量qPCR檢驗儀之設計與製造技術」,可以簡化操作步驟避免人為失誤、降低試劑及檢體用量,有效提高分子生物檢驗之效率。
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的檢驗主要是檢查樣品中是否存在某個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傳統的聚合酶鏈鎖反應PCR因為還要配合電泳分離,操作複雜且準確度較低。Real-Time PCR (RT-PCR,亦稱quantitative PCR (qPCR))突破其缺點,不需要電泳進行結果判讀,而是經由光學系統偵測反應中產物量(螢光物質)之變化,以電腦系統進行即時分析,並能夠對目標DNA之初始濃度進行精準定量。故在臨床醫學、遺傳疾病診斷、病毒感染偵測、農業改良、食品檢驗、法醫鑑定、環境科學等檢驗上,更具有判讀價值。
六、千才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0.5億元,投資人為千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以產製光纖通信元件與模組等為主,因看好LED用於醫療器材的廣大市場,成立旗下光醫療器材事業部,積極與工研院電光所合作,共同開發LED光源在醫療器材的應用。本案產品由醫療需求出發,整合LED技術與醫療系統技術,開發前瞻LED內視鏡複合光源系統,兼具照明與診斷功能。本案產品主要技術為高etentude LED醫療光源技術、光機電模組與整合技術及系統整合驗證技術三大項。
本案公司擬開發之LED內視鏡複合光源系統,能提供高光源流明密度、高穩定度與複合窄波頻帶,如能順利開發上市,確實具有高度國際競爭力,將有助於將台灣LED產業所具技術、製造優勢轉換應用至高附加價值、高獲利之醫療設備上,結合光電產業與醫療產業應用,進而為國內醫療器材產業發展注入一股新動力。
七、民揚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0.5億元,本案產品為夜/日間心電圖監視系統衣、呼吸監視衣等。該產品係利用紡織品感測元件的輕薄特性,設計心電圖電極感測片並縫製在衣服上,不須穿戴很緊的情況下,即可讓使用者舒適又方便的偵測其心電圖,並具有可水洗、低價及易整理的好處。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人口老化嚴重之驅勢,其遠距醫療服務之急迫需要性,然而傳統監測心電圖跟呼吸頻率的醫療儀器皆體積龐大、無法隨身攜帶,只能在醫院定點檢測,少數的可攜式儀器又因無法克服體動干擾,無法即時偵測並回報資料使病患錯失急救的黃金時刻。故本案公司研發智慧型服飾系統用來監測心臟及呼吸狀態,可達到無線、及時、持續且有效的監控。
八、台灣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園區分公司(設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0.35億元,本案研發生產之泡沫式人工腦膜,乃將高壓二氧化碳與膠原蛋白依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產生高孔隙率(80%)之膠原蛋白泡沫,泡沫孔徑為50-200μm。其泡沫性質可產生均勻且高密度的泡沫孔洞結構,除不需逢合使用方便外,還能迅速覆蓋腦膜缺損區域,防止腦脊髓液外流,提高腦外科手術功效與便利性。此外,由於泡沫膠體具有容易可塑性,可填充於不規則的區域為其重要利基。
本案公司並已完成膠體之配方、發泡閥件及二氧化碳小鋼瓶混合、整合產品設計開發,屬於高階植入式醫療器材,此一平台技術未來亦可擴增為其他軟組織填充修復技術,進行一系列生醫材料產品之開發,可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貢獻一番心力。
九、光宇醫療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營運資金新台幣0.28億元,主要研發製造綜合牙科治療椅、相關牙科器材及設備。該公司成立於西元1988年,屬專業從事牙科儀器的製造廠商,擁有多年的製造專業基礎及優秀的研發人才,並於1990年承購了台灣第一品牌大洋牙科機械廠(1938年成立,為台灣第一家專業牙科椅製造廠),該公司1992年開發自創品牌「KY型」牙科儀器,開始進入國際市場,1998年設立海外子公司。該公司已於2012年8月進駐南部科學工業園區(高雄路竹),主要開發綜合牙科醫療椅部分,本次於2013年1月申請進駐中部科學工業園區,主要持續開發牙科周邊器材及設備。
該公司技術著重於將多項與醫療有關的設施將其優化,如奈米銀抑菌/殺菌痰盂、觸控面板及自動給水器等,其所自行研發之技術包含已開發之技術 (三用噴槍、奈米牙科痰盂、牙科專用無影燈及牙科無影燈用專利樞轉裝置)及未來擬開發之技術 (多波長LED無影燈、牙科影像屏幕無影燈、抗菌/殺菌觸控面板、包覆式抑菌自動給水器、座椅整合式口外吸引系統及影像輔助引導磨牙機等)。
該公司產品技術與國外歐美日知名廠牌相當,具國際市場競爭力。本案引進除可提升國內牙科醫療品質外,其研發產品之多功能及整合性機能,亦可提升MIT台灣牙科產業之國際形象。未來本案與國內相關學研單位合作,可培育醫療器械設計及製造之跨領域(包含機電、機械、電子、光學及材料等)人才,對國內就業機會及培育相關技術人才有相當助益。
十、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本案股本投資金額為新台幣40億元,主要研發製造自行車相關整合關鍵零組件與配件及技術服務。該公司成立於民國61年,是目前全球營收最大的自行車公司,並以「捷安特」品牌行銷全世界,為全球自行車的領導品牌。該公司目前在全世界共有9座製造廠及13家銷售公司,年產銷自行車超過600萬台各式自行車,深獲消費者肯定。
該公司在車架風阻與結構設計方面,具有相關之材料與成型關鍵技術,並研發提高其性能;懸吊系統技術方面,已掌握高功能性結構設計與分析技術;並以自有品牌通路,協助消費者選擇符合騎乘習慣的自行車及選擇正確的尺寸幾何,更教導消費者正確騎乘,將純粹工程技術服務,擴充至以人為主之系統性服務架構,因此市場競爭優勢極高。該公司目前的技術多為自行研發,並擁有相當多專利,及與法國ACE合作,同步建立風阻分析技術,顯示該公司創新研發能力充足。
該公司2002年主導成立A-Team,發揮相關上下游產業鏈,與台灣自行車業共同走出空洞化危機,讓台灣自行車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台灣自行車出口平均單價相較2002年已經提升四倍,更進而使台灣轉型成為全球高附加價值及創新自行車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及供應中心。該公司若核准進駐園區及研發總部設置完成後,將可加速其以台灣為全球營運中心,強化根留台灣之具體行動,從而帶動自行車產業群眾在台灣的競爭優勢;另本案研發總部的設置,將有機會吸引更多研發專才致力於創新價值及該附加價值產品的研發,創造並深植自行車關鍵技術於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