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10年12月7日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聯絡人:魏淑美助理研究員 電話:(02)2737-7179
E-mail:mswei@nstc.gov.tw
普世價值中認為人類應該當個「有智慧的人」,然而究竟什麼是有智慧的人?閱讀書籍後能自行融會貫通,就是有智慧的人嗎?還是深知賺錢與生活的方法,才算是真正的智慧?人類的智慧究竟從何而來,又如何影響人類生活?會不會其實人們所認為的智慧,並不是真正的智慧?本次講座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蔡政宏。蔡老師除開設相關課程外,也曾教授多門哲學課程,其中「實踐知識」 (practical wisdom)更是近年之研究重點,也與本次講座息息相關。
「實踐智慧」一詞源自於古希臘文,哲學家柏拉圖及其學生亞里斯多德皆曾在著作裡提及本詞彙。蔡老師提到,實踐智慧是一個常被推崇、被提及的概念,然學界仍未進行相關縝密研究,及建立理論系統,尤其實踐智慧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等級知態表現」,同時也是使人獲得福祉之物。但究竟人們能否透過學習,習得實踐智慧相關能力?該如何學習又該如何反饋?甚至該如何運用此項能力妥善處理衝突與矛盾?蔡老師也會透過「技藝模型」(the skill model of wisdom)回答上述相關問題。
蔡老師直言,雖然人們似乎推崇智慧,但相較於金錢、物質、名聲、權力、健康、享樂等層面,其實較少看到人們努力付諸行動、認真追求「智慧」。究竟每個人所認定的「智慧」真是智慧嗎?為什麼追求智慧是一件重要的事?蔡老師將逐一分析哲學家關於此課題的研究成果。
「智慧的條件」講座時間為110年12月8日(星期三)上午10點至12點,地點在東海大學。本次講座邀請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李蕙容擔任與談人,並由該校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蔡家和擔任主持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這一場精彩的對談講座,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
線上直播|https://bit.ly/2GrzAGR
活動網站|https://web.nstc.gov.tw/Humanitiessalon/2021/2021-11.htm
更多精彩影片|https://bit.ly/353wv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