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 聯絡人:陳禹銘博士 電話:(02)2737-7959
E-mail:ymchen@nstc.gov.tw
科技部(MOST)與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RFBR)為慶祝20年雙邊歷久彌新的夥伴關係,11月6日共同假臺北維多利亞酒店舉辦「臺俄(RFBR-MOST)雙邊科技合作20週年慶研討會」,科技部由謝達斌次長、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Vladimir Kvardakov副主席開場致詞中拉開序幕,莫北協駐臺北代表處白樂賢處長亦到場共襄盛舉,臺俄雙邊超過100位研究人員出席並拍下歷史紀念團體照,除透過簡短影片回顧臺俄交流歷史外,亦舉辦雙邊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透過簡報及海報模式展示臺俄科技交流豐碩之成果,圓滿成功。
穩固互信合作基礎下開拓臺俄新創事業及加強產業合作
太空科技係各類科學及技術的整合體,一向被視為國力的象徵,俄羅斯太空科技發達,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在1957年由蘇聯發射成功顯示俄羅斯基礎科學及工程系統整合技術已成熟。1998年5月5日,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黃鎮台主委邀請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主席Michael Alfimov院士率團訪問臺灣,並簽署合作協定,在此合作架構下,雙方開始共同執行多年期的研究計畫以及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展開密切的交流合作,從此在臺灣的研究機構開始經常出現俄羅斯科學家的身影。歷年來臺俄雙邊每年補助逾10件雙邊研究計畫,至今已累計補助超過260件多年期計畫,多年來臺俄跨國科技合作環境已媒合無數雙邊研究人員合作交流。科技部謝達斌次長指出,未來臺俄研發合作將進一步推向技術創新的軌道上,開拓臺俄未來共同新創事業及產業合作的道路。
臺俄雙邊分別邀請專家進行主題演說
科技部邀請俄羅斯國際工程院1臺灣分會理事長陳振川教授出席針對俄羅斯國際工程院10年的發展及對臺俄科技交流平台的貢獻進行演說外,亦邀請國立清華大學果尚志教授以氮化物半導體為主題發表演說。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國際合作部門Oleg Belyavsky主任就臺俄於自然科學領域研究推動之相關經驗進行演說。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Sergey Komissarov教授亦獲邀出席分享臺俄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推動之相關經驗。
1國際工程院(IAE)有來自40個國家約1300位院士,組織架構包括九個國家工程院及分院、五個分會及支會與代表處組成。台灣分會(TCIAE)是設置於莫斯科之俄羅斯國際工程院(IAE)之分會,係經總會同意,創會會長尹衍樑博士啓動申請,經內政部於2009年核定而成立之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其目的在促進台俄雙方工程學術及科技交流、產業技術合作發展與整合、促進產業研究發展、增進工程師及學者國際接軌能力等任務。十年來,TCIAE以NGO角色,協助台灣產官學界,推動台灣、俄羅斯及IAE各分院分會之科技交流工作。過去十年,經由總會IAE及俄羅斯工程院(RAE)之密切合作,雙方每年經由相互訪問考察、合辦研討會、支持合作研究等模式,界定雙方優勢及互補合作項目,逐步經由科技移轉交流會,促進產業合作發展,包括光電科技、電池能源科技、營建預鑄工法、有機物資再利用生質能、隔震材料等科技。TCIAE也能夠和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科學院及各大學與研究機構,及烏克蘭工程院、白俄羅斯工程院、亞美尼亞工程院等進行科技交流。唐獎創辦人尹衍樑博士並獲選擔任IAE首席副院長。展望未來,TCIAE仍將和總會IAE及RAE密切合作,推薦台灣科技菁英為院士及通訊院士,依所設置目標,加強推動台俄科技交流,並促進雙方產業合作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