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臺灣GLOBE 計畫五年成效卓著 有助於臺灣科學教育接軌國際永續發展

駐美國代表處科技組 聯絡人:曾東澤組長 電話:1-202-895-1930 E-mail:tttseng@nstc.gov.tw
新聞組 聯絡人:宋昂南專員 電話:(02)2737-7282 E-mail:mlsung@nstc.gov.tw

 

有鑒於氣候異常、劇烈性天氣系統頻繁,全球環境變遷已成為21世紀的重要議題。全球學習與觀測裨益環境計畫(Global Learning and Observations to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Program, GLOBE)希望可以喚起其學生對環境的關懷心,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因而透過日常的地球系統環境觀測,培養學生動手做觀測的精神,並建立全世界的科學家、老師及學生對於相關議題的學習研究網絡,進而改善基礎科學教育。

 

臺灣與美國於2013年9月正式簽署效期5年之「全球學習與觀測裨益環境(GLOBE)計畫合作協定」,美方執行單位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我國為科技部。為落實此協定,科技部補助國立中央大學執行,將計畫資源推廣至國內中小學,推動迄今短短五年,全台已有近50所分布於北中南東及離島中小學加入,不僅提供我國學生至國際交流機會、也吸引國際科教領域官員、老師及科學家近50餘人來台切磋學習;由於成果表現亮眼,全球有目共睹, GLOBE主席Dr. Tony P. Murphy於去(106)年10月即邀請我國進行續約,於今(107)年8月14日由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及位於華府之美國在臺協會(AIT)完成續約簽署,本次效期仍為5年,可自動延長5年。

 

強調實作觀測與科學探究的國際性自然科學課程

GLOBE是一個強調全世界親自動手做的基礎科學與教育計畫,總計畫由NASA主政,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OAA)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亦共同參與,於1995年開始,目前有121個參與國。藉由本計畫可使我國學生與各國學生、老師及科學家接軌,一起關懷探索周遭環境,進而提升全民科學素養;透過與科學家之交流,學生可以了解其觀測資料之價值,以促進我們對全球環境之認識。

GLOBE觀測領域包括:大氣、水文、土壤、植被覆蓋以及地球系統共五大領域。目前GLOBE Taiwan計畫著重於大氣部分,臺灣加入此計畫,不僅健全中小學校園內自然觀測設施,透過一系列觀測訓練課程培訓種子教師,其所建立的全球學生觀測資料系統更促使臺灣學生與國際學生交流互動,共同探究全球性及區域性的自然科學議題。

 

扎根環保科普教育,國際表現列前茅,期勉作為印太地區之模範

臺灣GLOBE計畫在國際表現相當活躍,除了舉辦國際性會議,也與印度、泰國合作建立GLOBE科學探究國際學生交流計畫。在國內大型科學教育計畫成果發表,如7月20日至22日於臺中市中科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舉辦之「科技山手線」活動,臺灣GLOBE計畫多次促成國際師生蒞臨參展互動,包括有印度、泰國、菲律賓、蒙古、馬來西亞等地師生。NASA地球科學研究部門副主席Jack Kaye博士以及泰國教育部所屬部門成員(IPST:Institute for Promo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都曾來台拜訪科技部科教發展與國際合作司與參與本計畫的臺灣學校。

雖然在國際間臺灣的GLOBE參與學校之數量相對不多,但從觀測數據上傳量來看,2015年名列第6名,2016年進步3名,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及克羅埃西亞,積極程度吸引GLOBE計畫主席Dr. Tony P. Murphy於年度大會表揚,並邀分享國內此基礎科學教育推廣之經驗,於協定屆滿前即邀我續約,期盼臺灣GLOBE繼續拓展與其他國家之間科學教育之合作,以作為印太地區的模範。

除此之外,透過此計畫之學生研究成果,也於享譽世界之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技術展覽獲得肯定,2015年羅東高中以「『冰與火的吶喊』-2010年冰島艾雅法火山爆發對大氣對流層的影響」獲得美國地球科學學會三等獎及美國氣象學會榮譽獎;2016年師大附中學生以「對流胞狀雲的實驗模擬」獲得美國氣象學會一等獎之特別獎。

 

臺美簽署續約,有助於臺灣科學教育接軌國際永續發展

臺灣GLOBE計畫續約後,在科技部經費大力支持下,將持續展開臺美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性科學教育互動與交流。在國內方面,廣納各級中小學加入計畫行列,並配合臺灣現行教育政策,開發以GLOBE計畫為主題的科學探究與實作教案。此外,將媒合科學家與教育家,就近輔導在地參與計畫的學校,希望能夠建立全臺科學學習網絡。在國際方面,將定期邀請印太地區各國師生來台參與年度GLOBE臺灣科學季,並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拓展其他印太地區國家,建立緊密的學生國際科學學習合作關係。

更新日期 : 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