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產學攜手雄踞世界舞台-產學大聯盟計畫審議結果出爐

歷經近三個月的審查作業程序,國科會與經濟部於今日召開指導委員會共同審議「補助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簡稱:產學大聯盟),會中決議推薦補助2案,分別為國立臺灣大學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的「7-5 nm半導體技術節點研究」,及國立成功大學與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計畫」。   國科會與經濟部自去年11月共同宣布合作推動產學大聯盟計畫,擬將國內一流學者與具國際競爭力之企業結合,協助產業以創新面對全球嚴峻挑戰,進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計畫一推出就引起熱烈迴響,相關產業龍頭企業紛紛與學界研商,提出申請案。為求嚴謹,國科會與經濟部共同設計了構想書及詳細計畫書的兩階段審查機制,期使申請案件的提出能切合計畫宗旨。第一階段總計收到7件構想書申請案,經書面審及複審後,共計推薦3案進入計畫書審查階段。計畫書審查的第二階段則是分別進行了書面審、簡報審,最後再召開指導委員會進行最終討論,同時為了嚴格建立計畫的通過標準,必須獲得與會委員2/3以上的推薦票,方可補助。最後由臺灣大學與台積電組成的團隊,以及成功大學與中鋼組成的團隊勝出,預計於102年8月1日開始執行,期程為五年。   台灣大學與台積電公司所提出的「7-5 nm半導體技術節點研究」計畫係著眼於未來下下世代的7-5奈米世代的元件技術及相關設計自動化和設計方法,藉由學界的前瞻研究,協助台積電縮短研發時程,並提早因應2024- 2027年所需之技術。面對三星Intel的強力競爭,該計畫將可協助台積電維持代工技術的絕對領先優勢,使台灣在US 300B+的市場中,為台灣未來二十年紮下成功的基礎。   成功大學與中鋼公司所提的「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計畫」,乃由鋼鐵類金屬材料方面學界優秀團隊與業界研究團隊組成。該計畫將以「次世代鋼產品開發」、「次世代綠色製程」、「次世代創新應用」三個主軸執行,預期將突破固有的傳統模式,向高值化、精品化、產業鏈優化方向升級。未來除了因應省能源化、低污染化、回收(Recycle)、再利用(Reuse)、減量(Reduce)等經濟與環保課題外,更加強鋼鐵產業上、中、下游的合作,開發自主供應之高品級鋼材,建立鋼鐵產業鏈共存共榮的產業聚落,預期可使中鋼高品級鋼的比例由44.3%提高到2020年的55%,進而促使國內鋼鐵產值由1.3兆提升到2020年的1.6兆,達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三鏈優化之具體效益。   透過大聯盟計畫之執行,國科會與經濟部期許能開發出世界級之產業前瞻技術,強化我國在尖端科技產業的關鍵技術能量及專利布局。 聯絡人:國科會工程處馮展華處長 02-27377524     經濟部技術處林全能處長 02-23212200分機120
更新日期 : 2015/05/22